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农村儿童民间游戏演变的个案研究:文化生态学视角

发布时间:2020-07-05 20:11
【摘要】:D村位于江苏东北部的黄海滩头,改革开放前后D村由原先的“荒滩薄地”逐步发展到现在获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荣誉称号。儿童民间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更广泛地指向了民众与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整体存在关系。因此,D村改革开放前后的大幅度发展与改变必然带来儿童民间游戏的适应性演变。 本研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主要运用访谈法、文献法和观察法等对D村儿童民间游戏的演变进行系统考察和探讨。首先,笔者整理分析了大集体时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分田到户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新农村建设时期(当前)这三个历史时期的环境背景以及在各个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儿童民间游戏的概况,进而对三个历史时期儿童民间游戏的多方面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融入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进行D村儿童民间游戏演变的原因探析。 儿童民间游戏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传统与现代的相互渗透发展必然导致儿童民间游戏的适应性发展。笔者着重对三个历史时期的儿童民间游戏数量和类型、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以及游戏者性别等方面进行纵向比较和分析,进而对D村儿童民间游戏的演变轨迹进行刻画与呈现。通过对三个历史时期儿童民间游戏演变的梳理,总结出D村儿童民间游戏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即分田到户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儿童民间游戏演变的转折期和儿童民间游戏的去自然化趋势显著)以及主要原因。 本文主要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对D村儿童民间游戏演变进行探讨研究。文化生态学的整体观和共生观、多样平衡观、动态开放观、层次结构观等对D村儿童民间游戏的演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生态学注重研究文化事项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本文将D村儿童民间游戏的发展、演变及存在状态置于D村的整体环境变迁之中,对D村儿童民间游戏做一个全方位的梳理并纳入文化生态理论体系。不仅可以更全面整体地认识儿童民间游戏,协调其文化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认识儿童民间游戏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谋求对儿童民间游戏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13.7
【图文】:

示意图,游戏类型,儿童,历史时期


图3.1三个历史时期儿童民间游戏数量与游戏类型变化示意图儿童民间游戏数量:突增与缓降的左低右高的倒V型演变轨迹图3.1显示,儿童民间游戏的数量在大集体时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分田到户时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新农村建设时期(当前)三个历史时期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突增后又缓降的过程,呈现出左低右高的倒V型演变轨迹。具体地说,儿童民间游戏数量从大集体时期的39个突增至分田到户时期的101个,较之前一时期增加27

示意图,历史时期,数量变化,材料


陀螺(大集体时期称为“打小猴子”)、捉迷藏(又称“躲躲找”)共10个。有材料游戏数量呈现了与此相同的基本形态,即倒V型,但其呈现出了一种陡增与陡降的左高右低的具体形态(如下图3.2),不同于儿童民间游戏数量突增与缓降的左低右高的具体形态。有材料的儿童民间游戏数量从大集体时期的29个突增至分田到户时期的77个,达到一种巅峰状态,到新农村建设时期下降为24个,降低为与大集体时期收集到的有游戏数量(29个)近乎相等。有材料游戏在三个历史时期所占据的比例变化与其数量变化也呈现出一个倒V型发展趋势,但是比例变化幅度在前两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呈现出一个缓增与陡降的左高右低的具体形态,有材料游戏在三个历史时期占据的比例变化分别为74.4%、76.2%和32.0%。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无材料游戏数量呈现出了与此不同的演变轨迹,即单边持续上升的演变轨迹。具体地说,无材料的儿童民间游戏由大集体时期的10个上升至分田到户时期的24个(如小马过河、青蛙大跳、单腿跳、挤人、骑马打仗等)

历史时期,材料,儿童,分田到户


物质都可以让儿童玩的忘我的投入;到科学发展时期自然游戏的数量下降为6个,甚至低于大集体时期的需要自然游戏材料的儿童民间游戏数量,如堆雪人、打水仗、爬树等,占该时期有材料游戏的比例为25.0%,如图3.3所示,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日常生活(生产)用品作为就地取材型材料的又一组成部分,在三个历史时期呈现出倒V型演变趋势,分田到户时期是其发展的转折期。日常生活(生产)用品作为游戏材料的儿童民间游戏在大集体时期为9个,占该时期的比例为31.0%;到分田到户时期日常生活(生产)用品的游戏材料上升到31个,如用家里的长板凳下面垫一个坐凳可以制成跷跷板,吹火柴面、肥皂水吹泡泡等,占该时期儿童民间游戏的40.2%,为三个历史时期的高峰期;新农村建设时期这类以日常生产生活用品为游戏材料的儿童民间游戏的新增数量为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2 金华;王雨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J];甘肃教育;2006年02期

3 吴桥;彭立群;;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解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李家黎;;适应·平衡·和谐——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寻[J];教学研究;2007年01期

5 邱学青;论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J];教育导刊;1997年S2期

6 张纳新;当前我国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5期

8 刘婧;;关注民间游戏:幼儿教育中的无价之宝[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6期

9 朱利安·H·斯图尔特;潘艳;陈洪波;;文化生态学[J];南方文物;2007年02期

10 钟培林;;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与新农村文化建设[J];老区建设;200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崔英锦;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唐建军;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素梅;基于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晶;长春某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启臻;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43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2743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b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