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蒙语授课班的课程内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15:22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蒙语授课班的课程内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是幼儿学习间接经验的主要来源,也是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知识的重要物质载体。幼儿园课程内容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启发性、生活性和游戏性等特点,贯穿于五大领域教育;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加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研究对幼儿全面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人们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研究还为数较少,特别是有关幼儿园蒙语授课班的课程内容的研究更少,这些导致幼儿园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实施受到制约。本研究有助于丰富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理论,为建构蒙语授课班的课程内容提供参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一部分,幼儿园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的理论基础。对于幼儿园蒙语授课班,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智能理论给予了其课程内容研究的理论依据。首先,民族文化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幼儿园蒙语授课班的课程内容应体现出民族性,目的是让幼儿感受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确立正确的文化观。其次,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幼儿身心的发展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且各具特点。同时,幼儿的发展由多种能力构成,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决定。多元智能理论为蒙语授课班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第二部分,论文的主体部分。该部分是对幼儿园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课程内容的形式、课程内容的实质(教材、物质环境创设)、存在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尤其是教材,按照五大领域划分,每个领域都根据领域特点、民族文化视角与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启发性、游戏性等特点进行三个维度分析;对环境创设分室内、室外两个方面。最后总结课程内容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程度不高、民族文化特色不明显、各领域内容的整合性欠缺等。 第三部分,针对幼儿园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提供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政府应关注对幼儿园蒙语授课班幼儿教材的编著与出版;二是蒙语授课班的课程内容应适合蒙古族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三是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功能等。
【关键词】:幼儿园 蒙语授课班 课程内容 教材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1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前言12-22
  • 一、研究的缘由12-13
  • (一) 突显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的民族性研究12
  • (二) 促进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发展的现实需要12-13
  • 二、研究的意义13-14
  • (一) 理论意义13
  • (二) 实践意义13-14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4-15
  • (一) 研究思路14
  • (二) 研究方法14-15
  • 四、文献综述15-22
  • (一) 相关概念表述15-16
  • (二)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16-22
  • 第一章 幼儿园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研究的理论基础22-26
  • 一、研究对象22-23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23-26
  • (一)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23-24
  • (二) 多元智能理论24-26
  • 第二章 幼儿园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的现状分析26-47
  • 一、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的形式分析26-29
  • (一) 课程结构与类型26
  • (二) 教材的基本情况26
  • (三) 教材图文的分析26-29
  • 二、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的实质分析29-45
  • (一) 语言领域课程内容的分析30-33
  • (二) 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分析33-35
  • (三) 艺术领域课程内容的分析35-37
  • (四) 健康领域课程内容的分析37-41
  • (五) 科学领域课程内容的分析41-42
  • (六) 环境创设的分析42-45
  • 三、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45-47
  • (一) 蒙语授课班教材数量较少、质量较差45
  • (二) 教材中部分课程内容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45
  • (三) 教材中部分课程内容缺少生活性、启发性和游戏性45-46
  • (四) 教材图文不能满足幼儿实际的教育需求46-47
  • 第三章 构建幼儿园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的几点建议47-51
  • 一、政府应注重对蒙语授课班幼儿教材的编著和出版47-48
  • (一)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蒙语授课班幼儿教材的编著和出版47
  • (二)专业上支持蒙语授课班幼儿教材的编著47-48
  • (三) 提高蒙古族幼儿教师的专业意识与能力48
  • 二、蒙语授课班课程内容应适合蒙古族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48-50
  • (一) 课程内容以"幼儿需要"为核心48-49
  • (二) 课程内容以"民族文化"为载体49
  • (三) 课程内容各领域应加强整合49-50
  • 三、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功效50-51
  • (一) 在物质环境创设方面50
  • (二) 在精神环境创设方面50-51
  • 参考文献51-56
  • 附录56-57
  • 致谢57-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冯学锋;李晟宇;;母语与母语教育[J];长江学术;2006年03期

3 孙伟霞;建立专业教材评价机构——教材评价组织与管理科学化的必由之路[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梁运佳;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孙娓娓;;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当代学前教育;2008年02期

6 谢丽玲;;教材改革:新课程实施的血液和土壤——对新课程实施中教材改革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李祖祥;;教科书分析的三种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8 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9 韦汉;活化外语教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10 陈榕;;从儿童文化反思幼儿园课程[J];广西教育;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文琴;基于语境的教材评价模式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郢;教科书审查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翠;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文化生境[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凡尧;教科书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小芸;教科书“学材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旭;多元智能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武福英;内蒙古中小学蒙语授课教育的历史回顾及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海立新;包头市区蒙语授课学校办学效益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江岚;从五省市幼儿园教材文本的故事材料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倾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坚;基于儿童迫切愿望的社会科教材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熊昌萍;农村教师教材再开发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张海丽;对幼儿教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蒙语授课班的课程内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0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290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