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乡土环境创设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闽南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6 00:08
幼儿园乡土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已持续了十几年,本研究根据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以闽南地区为例对幼儿园乡土环境创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究幼儿园中影响环境创设主题及其内容呈现的各种因素,以及教师在乡土环创工作中的态度和行为,幼儿对乡土环创内容的接纳程度,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幼儿园乡土环境创设实施的意见与建议。
【文章来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36(07)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幼儿园地理环境、办学性质、园所特色对园所环创主题风格的影响
然而观察图2会发现园所规划与教师环创行为对乡土环创内容呈现的影响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它们在个案中表现得更加复杂。在闽南文化环创内容呈现在“80%以上”的前提下,有5位教师“偶尔”才选用乡土题材,与研究人员的设想不符。访谈了解到,有的是根据本班情况做出的选择:“我今年带小班,城市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多,所以选择了其他主题。”还有分工的不同:“我们班的环创多由我的搭档组织完成的,她美术比较好,我偏向音乐、语言领域。”以及个人经验的原因:“我不是闽南人,新老师对这方面内容不太熟悉,正跟着老教师学。”这5例源自教师个人因素而产生的“偶尔”选项,在幼儿园整体规划为闽南文化主题风格的影响下,园所乡土环创内容的呈现依然达到“80%以上。而在规划采用“其他主题风格”的幼儿园中有一位教师却“总是”选用乡土题材开展环创工作,在访谈中这位教师表达了对闽南本土文化的热爱,在不影响园所规划主题的情况下,会主动在环创工作中选用闽南文化内容,凭一己之力将本园“几乎没有”的乡土环创内容提升到“50%以下”。从这几个案例中看出,即便教师个体行为与园所规划不完全一致,二者依然共同对幼儿园乡土环创内容的呈现产生影响。(2)园所规划的乡土环创主题并未得到高效展现
开展幼儿园乡土环境创设就要求教师对乡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你对闽南文化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中仅有1位教师表示有“专门地、系统地学习了解过闽南文化”;有43.1%选择了“结合工作情况,需要用什么学什么。”这部分教师表现出的学习态度是相对被动的;有17.9%会“针对闽南文化中某些内容进行较深入地学习、探索。”主动性较上一项略有提高:有的教师由自身的兴趣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还有一些以木偶、陶瓷等某项具体内容为特色的幼儿园,因工作需要使得园内教师会对特定内容进行较深入地学习、探索,她们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但不排除被动学习的状态。有33.2%选择了“是闽南人,但从未系统地学习过闽南文化。”她们由生活经验得来本土文化知识在工作中“够用”,因此,并未主动学习。还有5.3%选择“完全不了解”,问卷分析显示:其中大部分教师都不是闽南人,她们没有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同时,她们任职的幼儿园乡土环创内容呈现都是“几乎没有”或仅“50%以下”,这意味着她们也没有强烈的工作需求,失去了被动学习的动机,致使她们对闽南文化完全不了解。可见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对待闽南文化的学习态度是与工作需求紧密相关的,用什么学什么,不用就不学,处于被动状态。(3)环创工作中教师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J]. 徐黎明.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9(11)
[2]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 叶蔚青. 学前教育研究. 2008(11)
[3]浅谈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本土化[J]. 王薇薇. 学前课程研究. 2007(10)
[4]自然中取材 操作中探究 环境中展示——谈幼儿园课程的乡土化实施[J]. 巩贤花,刘丽娟. 山东教育(幼教刊). 2006(Z6)
[5]谈乡土资源的利用[J]. 肖莎. 早期教育. 2004(12)
本文编号:3345189
【文章来源】: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36(07)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幼儿园地理环境、办学性质、园所特色对园所环创主题风格的影响
然而观察图2会发现园所规划与教师环创行为对乡土环创内容呈现的影响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它们在个案中表现得更加复杂。在闽南文化环创内容呈现在“80%以上”的前提下,有5位教师“偶尔”才选用乡土题材,与研究人员的设想不符。访谈了解到,有的是根据本班情况做出的选择:“我今年带小班,城市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多,所以选择了其他主题。”还有分工的不同:“我们班的环创多由我的搭档组织完成的,她美术比较好,我偏向音乐、语言领域。”以及个人经验的原因:“我不是闽南人,新老师对这方面内容不太熟悉,正跟着老教师学。”这5例源自教师个人因素而产生的“偶尔”选项,在幼儿园整体规划为闽南文化主题风格的影响下,园所乡土环创内容的呈现依然达到“80%以上。而在规划采用“其他主题风格”的幼儿园中有一位教师却“总是”选用乡土题材开展环创工作,在访谈中这位教师表达了对闽南本土文化的热爱,在不影响园所规划主题的情况下,会主动在环创工作中选用闽南文化内容,凭一己之力将本园“几乎没有”的乡土环创内容提升到“50%以下”。从这几个案例中看出,即便教师个体行为与园所规划不完全一致,二者依然共同对幼儿园乡土环创内容的呈现产生影响。(2)园所规划的乡土环创主题并未得到高效展现
开展幼儿园乡土环境创设就要求教师对乡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你对闽南文化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中仅有1位教师表示有“专门地、系统地学习了解过闽南文化”;有43.1%选择了“结合工作情况,需要用什么学什么。”这部分教师表现出的学习态度是相对被动的;有17.9%会“针对闽南文化中某些内容进行较深入地学习、探索。”主动性较上一项略有提高:有的教师由自身的兴趣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还有一些以木偶、陶瓷等某项具体内容为特色的幼儿园,因工作需要使得园内教师会对特定内容进行较深入地学习、探索,她们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但不排除被动学习的状态。有33.2%选择了“是闽南人,但从未系统地学习过闽南文化。”她们由生活经验得来本土文化知识在工作中“够用”,因此,并未主动学习。还有5.3%选择“完全不了解”,问卷分析显示:其中大部分教师都不是闽南人,她们没有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同时,她们任职的幼儿园乡土环创内容呈现都是“几乎没有”或仅“50%以下”,这意味着她们也没有强烈的工作需求,失去了被动学习的动机,致使她们对闽南文化完全不了解。可见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对待闽南文化的学习态度是与工作需求紧密相关的,用什么学什么,不用就不学,处于被动状态。(3)环创工作中教师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J]. 徐黎明.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9(11)
[2]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 叶蔚青. 学前教育研究. 2008(11)
[3]浅谈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本土化[J]. 王薇薇. 学前课程研究. 2007(10)
[4]自然中取材 操作中探究 环境中展示——谈幼儿园课程的乡土化实施[J]. 巩贤花,刘丽娟. 山东教育(幼教刊). 2006(Z6)
[5]谈乡土资源的利用[J]. 肖莎. 早期教育. 2004(12)
本文编号:3345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334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