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目中“好教师”形象构成要素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7:28

  本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目中“好教师”形象构成要素的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等职业学校 好教师 构成要素


【摘要】:“好教师”形象构成要素有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一是从教育专家角度分析,要能很好的实现教师这一职业角色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二是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本研究选择了后者,力图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揭示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形象的构成要素。本研究选择了两所代表性的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调查对象,一所是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四川省卫生学校,另一所为内江市资中县水南镇的水南高级职业中学。四川省卫生学校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生源好,办学质量高,社会影响力更大;而水南高级职业中学为农村职业学校,招生情况不太理想,其学生的生源地大部分为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比四川省卫生学校稍差,选择这两所学校具有典型代表性,通过对城市和农村职业学校刚进校的新生班级和即将毕业的老生班级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通过对两所学校63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好教师”形象构成要素的偏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性格、品德、教学技能、仪态、学识。第二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男生和女生对“好教师”形象构成要素的偏重程度不同。第三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一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对“好教师”形象构成要素的偏重程度有明显差异。第四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生源地为城市和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对“好教师”形象构成要素的偏重程度相同。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好教师 构成要素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9
  •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9-10
  • 2.1 研究目的9
  • 2.2 研究意义9-10
  • 2.2.1 理论意义9
  • 2.2.2 现实意义9-10
  • 3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10-11
  • 4 文献综述11-16
  • 4.1 研究的理论模式11
  • 4.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4.3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4.4 笔者对已有研究的评价14-16
  • 5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16-18
  • 5.1 研究过程16
  • 5.2 研究方法16-18
  • 5.2.1 文献法16
  • 5.2.2 问卷调查法16-17
  • 5.2.3 访谈法17
  • 5.2.4 数据处理17-18
  • 6 调查结果18-26
  • 6.1 访谈材料整理18-22
  • 6.2 调查问卷资料整理22-26
  • 6.2.1“好教师”形象调查问卷答案归类22-23
  • 6.2.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好教师”形象五要素提及情况汇总23
  • 6.2.3 男生、女生心目中“好教师”形象五要素提及情况汇总23-24
  • 6.2.4 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心目中“好教师”形象五要素提及情况汇总24
  • 6.2.5 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心目中“好教师”形象五要素提及情况汇总24-26
  • 7 讨论分析26-29
  • 8 研究结论29-30
  • 9 研究启示30-32
  • 参考文献32-34
  • 附录 134-35
  • 附录 235-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柳;;塑造良好形象 保持持久动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年02期

2 徐玉珍;论“好教师”——“教师评价”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11期

3 王泽农;中美师范生对于理想教师标准的评价及比较[J];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4 冯伟;;初中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问卷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5 李昕;田张霞;;日本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启示——关于日本“教师像”的研究[J];师资培训研究;2005年04期

6 邵婷;朱旭东;;评述我国教师形象研究发展趋向[J];当代教师教育;2013年03期

7 李丛玉;新世纪教师形象摭谈[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8 苗忠强;;中职学校教师形象对问题学生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1年11期

9 徐富明;中美“好教师的标准”比较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6期



本文编号:1050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050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5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