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与安庆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讨
本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与安庆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安庆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职业教育改革 创新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处于工业化推进期的安庆市,正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层次,将自身置于承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强烈号召,强化区域创新,将安庆建设成为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产业调整需求、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不强、高职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等。把安庆地区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放在安庆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中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产业结构特点,系统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安庆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职业教育改革 创新高等职业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7;G719.2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问题的提出8
-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9
- 1.3 研究现状9-12
- 1.3.1 国内研究现状9-10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12-14
- 1.4.1 研究思路12
- 1.4.2 技术路线12-13
- 1.4.3 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14-22
- 2.1 区域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性影响14-17
- 2.1.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14
- 2.1.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居民的消费结构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状况14-15
- 2.1.3 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15-17
- 2.1.4 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决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17
- 2.2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7-22
- 2.2.1 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和科技革新18
- 2.2.2 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产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18-19
- 2.2.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19-20
- 2.2.4 高等职业教育影响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20-22
-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与安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剖析22-34
- 3.1 安庆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22
- 3.2 安庆市经济发展状况22-26
- 3.2.1 安庆市产业结构总体情况分析23-24
- 3.2.2 安庆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4-26
- 3.3 安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分析(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6-30
- 3.3.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布局26
- 3.3.2 办学规模逐渐扩大26-27
- 3.3.3 高职专科专业的设置概况27-29
- 3.3.4 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结构29-30
- 3.4 影响安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30-31
- 3.4.1 区域经济较弱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30
- 3.4.2 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合理30
- 3.4.3 学校办学水平不高30-31
- 3.4.4 择业观念轻“工”31
- 3.4.5 就业准入制度执行率低31
- 3.5 高等职业教育与安庆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显现出的问题31-34
- 3.5.1 发展定位不明确,服务区域意识不强32
- 3.5.2 专业设置不能跟上产业升级步伐32
- 3.5.3 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32-33
- 3.5.4 产教结合不紧,亟需深化教学改革33
- 3.5.5 高等学校就业机制尚未建立33-34
- 第四章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安庆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34-42
- 4.1 确立高等职业教育为产业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34
- 4.2 安庆高职教育的布局调整和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34-37
- 4.2.1 根据服务区域创新和国际化,合理调整设置专业35
- 4.2.2 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布局,主动适应产业集群发展战略35-36
- 4.2.3 加强与区域创新的联系,完善合作机制36-37
- 4.3 拓宽高职教育层次37
- 4.4 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体系37-38
- 4.5 创建区域企业高等职业教育新机制38-40
- 4.5.1 职业培训要突出岗位培训的重点38
- 4.5.2 构建企业与高职院校双向沟通合作机制38-39
- 4.5.3 增强高职院校技术服务意识,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技术支持平台39
- 4.5.4 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经营39-40
- 4.6 从农民工着手,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安庆劳动力素质40
- 4.7 吸纳经费投资,提高资金利用率,改善安庆高职办学条件40-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关于安庆市高等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问卷45-47
- 致谢47-48
- 作者简介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6期
2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任重道远[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1期
3 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5期
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误区[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7期
5 潘武玲;;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和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马早明;;澳门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特色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0年08期
7 仲耀黎;;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因素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0年03期
8 唐克美;;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0年04期
9 王首程;;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环境仍待改善[J];教育与职业;2000年05期
10 黄骏;;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玫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与社会生活导向关系浅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徐文亮;;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孟丽涛;李庆芹;;改革开放30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赵文亮;;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卢勤;宋国庆;孙连杰;;更新教学理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7 刘源;;农林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周罗;;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一些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庞敦之;钟泽圣;鹿林;姚辉波;张波;张森;鞠秋文;刘来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趋势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10 陈锋正;苗彦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探析[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李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实践[N];甘肃日报;2008年
2 孙前;淄博市政协建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联合日报;2011年
3 南昌师专副校长 吴龙 南昌师专图文信息中心副主任 赵彬;五个到位促进南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南昌日报;2011年
4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林升乐;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高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磬;搭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立交桥”[N];光明日报;2013年
6 记者 任秋菊;市政协视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N];丹东日报;2013年
7 ;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N];河北日报;2013年
8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 顾坤华;“层次”之痛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何刚 孙智宏 河北省发改委 冯燕;以高质量就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10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安;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N];安康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鹏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多元化及其管理体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邓俊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严海鹰;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涛;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贾全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及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付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卢聪;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D];西藏大学;2009年
10 袁江顺;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1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05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