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6-09-11 10:13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发表 >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

发布日期: 2014-09-28 发布:  

  2014年17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4年17期

  [摘要]文章梳理了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并提出了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具体路径选择: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准确;地方政府部门应提供有力支持;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发展
  [作者简介]赵清海(1966- ),男,河北沧州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译审,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61)李建婷(1965- ),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23-01
  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区域经济,具体而言,指的是在人类在已划定的区域范围内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在特定范围内,区域经济是多重要素之间相互碰撞、逐渐融合的结果,主要包括构成地域的各种不同要素、促进经济不断发展的相关要素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区域经济有着独特的组成结构。作为一种经济系统,它还具备特定的、与其他系统相区别的功能。区域经济虽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但它内部要素之间既相互关联在一起又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同时,还会呈现出一种由于空间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性,正是由于这种差异造就了区域经济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一旦被充分利用便会形成其独有的特色。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1.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第一,在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最为活跃的。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大发展,必须拥有一支熟悉生产、能够正确使用先进设备、运用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优秀人才队伍。而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高端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这正是区域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最强劲的支持和保证。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来源,体现了高职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第二,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参与到企业的应用研发中,负责技术课题的具体攻关部分,为其解决技术上出现的难题,弥补企业技术开发方面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区域产业进行技术革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第三,高职教育对于产业结构的具体调整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可以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失业的相关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再培训,通过这些优质高效的训练提升其再就业能力,让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这对于区域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高职教育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依靠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以及办学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一,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高职教育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还会推动高职教育更快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第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工更加明确、细化,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过硬的综合能力、较好的素质条件等,这必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促进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逐步调整,迫使高职教育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自身发展的定位不够清晰,对于其与区域经济的相关联系认识不足,即没有高职教育的发展应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意识,没有认清区域内各用人单位才是其应该提供最终服务的具体对象的事实。这种认识上的不足,造成高职教育无法真正发挥其通过人才培养来服务于社会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其通过自身的高新技术优势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2.人才培养计划不合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但实际上,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旧照搬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其理论基础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动手能力也比较薄弱,在就业过程中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这样不仅不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使得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型人才缺失。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职教育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出符合其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改变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和转变,时刻保持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步。
  3.专业设置未紧密联系社会需求。专业是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对接点。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必须积极调整其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设置。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盲目设置专业、同类专业重复性高、针对性不足、专业优势不明显等,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与此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培养的人才不具任何优势,影响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高职院校却没有相应地更新和调整专业,专业设置上的滞后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对接机制不完善。各级政府在促进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有效对接方面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法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具体的调控机制不完备,这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深入、有效对接。同时,高职院校自身也存在自我调适机制跟不上自身发展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方式不当、办学缺乏活力、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三、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具体路径选择
  1.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准确。第一,高职院校要准确认识并区分高职教育存在于何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之中,找准高职教育向前推进的侧重点,并针对地区差异造成的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主动面向行业企业,有针对性地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高职院校须改变其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培养能够处理生产、服务乃至管理等方面问题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第三,高职院校要打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真正做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应通过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工学交替、订单制作、打包配送、任务驱动、项目导入等方式,实现校企合作办学,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专门人才。
  2.地方政府部门应提供有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控与资源配置。第一,地方政府应把高职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划中,通过宏观调控,给予不同类型的高职教育不同的指导,有步骤、有深度、分阶段地推进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指导高职院校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自我发展战略,让高职教育也实现自身的区域化发展。第二,地方政府应优化区域政策环境,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让企业积极地、更深层次地参与到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政府统筹、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四方互惠联动机制,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3.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共生共荣体。企业为了获得所需的专门人才,应在推进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企业一方面应将高职院校“请进来”,让高职院校更加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应当“走出去”,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具体办学过程中,以实现供需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双赢。
  教育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持,经济发展也需要教育为其提供智力支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专业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形式,应当更加注重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来推动自身发展,同时,对于现阶段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对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走出一条有益于经济发展的、积极健康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一群.基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山东鲁南经济区为例[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2]王丽娜,宋伟伟.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教育模式研究[J].神州,2012(35).
  [3]李守可,丛彬彬.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解析[J].教育与职业,2013(27).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3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13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5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