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热传递”受阻的原因分析与障碍排除
本文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热传递”受阻的原因分析与障碍排除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教研究领域的一个绝对热点,但是,多方参与主体对待该制度的态度却呈现出政府和学校"一头热",企业和学生反应则相对冷淡的局面。而且,专业的差异性、学徒制实践效果尚待验证、法治保障的缺失、企业利益缺乏有效保障等原因,导致"热传递"障碍重重。要使现代学徒制得到真正落实,必须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使企业获得实惠,使学生获得保障,使制度获得认可,保证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
【作者单位】: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群汇律师事务所;
【基金】:江苏省重点教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2015JSJG076),主持人:尹玉珍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对特色发展的多维助推”(D201503107),主持人:韩香云
【分类号】:G719.2
【正文快照】: 在自然科学领域,热传递指“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在社会科学领域,热传递理论也具有广阔的适用空间,本文即通过分析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和实践中的“冷”与“热”的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晶;;英国学徒制改革的新进展[J];职教论坛;2009年25期
2 李敏;潘严娜;;英国发展世界一流学徒制的最新进展[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10期
3 ;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职教论坛;2010年16期
4 ;近距离看英国的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2年16期
5 杨骁瑾;赵文静;;澳大利亚学徒激励计划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11期
6 ;英国《学徒制、技能、儿童和学习法案》述评[J];职教论坛;2012年34期
7 匡瑛;;2012英国“国家学徒制周”综述[J];江苏教育;2012年12期
8 徐新燕;;21世纪美国的学徒制[J];上海教育;1998年07期
9 朱敏成;论现代学徒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11期
10 安钰峰;;澳大利亚新学徒制计划篷勃发展——2001年有关统计数据及说明[J];世界教育信息;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玉杰;;引入现代学徒制 全力推进短期培训[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澳大利亚 学徒制:就业“前哨”[N];光明日报;2011年
2 ;现代学徒制的“珍贵样本”[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张宁锐;英国“现代学徒制”启迪中国职教[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武夷山;学徒制不该死亡[N];上海科技报;2013年
5 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延;应用现代学徒制培养高端制造业急需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4年
6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实岗培养企业需求的学徒[N];中国教育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张婷;现代学徒制如何“洋为中用”?[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关晶;企业充分参与,,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前提[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张晓明;英国:工读交替的现代学徒制[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关晶;现代学徒制,向质量要未来[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军;2009年以来英国学徒制新进展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朱闻;试析13-16世纪英格兰律师阶层与法律学徒的身份转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姝琼;21世纪以来奥地利学徒制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丽琴;认知学徒制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开发;评析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D];苏州大学;2014年
6 洪雪飞;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徒共同体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和美君;认知学徒制对知识本质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田英玲;瑞士现代学徒制“三方协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91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19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