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7-11-28 13:28

  本文关键词: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学徒制 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我校201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教改试点工作。教改试点一年多来进行了积极的工作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进行总结归纳,以期该项目更加成熟,以利于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虽然现代学徒制教改,目前尚未有毕业生,但在实施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一些较有价值的教学成果,值得其它专业在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借鉴,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712;TP393-4
【正文快照】: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computer network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modernapprenticeship system"Chenchanghui(Fujia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lege,Fuzhou,Fujian350007)为了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构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君杰;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J];新疆社科论坛;2002年05期

2 王金山;;网络技术与人的创造力批判[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张丽,张明国;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王丽华;网络技术在高校校园里的综合应用[J];太原科技;2004年06期

5 童朝宝,张步群;支撑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申文杰;赵丽欣;;论网络技术应用对政治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5期

7 曲玉敏;;浅析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李仁伟;;技术哲学视角下网络技术的利弊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王f 荔;;网络技术对权力变移的影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金银鹏;;浅谈新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J];学周刊;2011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国;;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技术及其文化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张明国;;试论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中的几个问题[A];全国首届“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志红;;网络技术的文化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张艳琴;张占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罗小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职工医院管理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李云峰;;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7 陈丽敏;;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目标体系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李鑫;黄崇浩;;利用网络技术 提高期刊编辑效率[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晓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实践[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隆克平;;网络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闫岩;新兴网络技术改变商业模式[N];国际商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庞彩霞;依托网络技术 狠刹“四风”问题[N];经济日报;2014年

3 信百;网络技术能否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N];中国食品报;2014年

4 记者 张茧;思科在湘新建23所网络技术学院[N];湖南日报;2007年

5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获“挑战2000年”大奖[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邢慧勇;组建民兵网络技术分队[N];中国国防报;2000年

7 张哲浩邋郝莉平;亟待抓紧IPv6地址申请与开发[N];科技日报;2007年

8 蒋玲 李益众;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网络技术学习中[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李兴无;企业网络技术的发展[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孙卫卫;无锡依托网络技术提升灭火救援战斗力[N];新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阮德忠(Nguyen Duc Trung);越南高校网络技术文化环境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刘业;适应自组织管理模式的P2P网络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立宏;网络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马端林;论网络技术的政治价值二重性[D];渤海大学;2015年

3 李雨晨;互联网对同人创作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庞静;网络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熊卫平;网络技术的道德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周栋;论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范超;网络技术对我国民主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磊;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丁t抨,

本文编号:1234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234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