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模式构建
本文关键词: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模式构建 出处:《职教论坛》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平衡计分卡是组织战略管理工具,能平衡组织内外部关系,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职业教育学生实习实训涉及学生、企业、学校等多方主体,校内外关系,比单纯的学校管理要复杂得多。通过平衡计分卡可以桥接企业、学校、学生等各方关系,可以把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和顶岗实习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可以把顶岗实习的战略目标转换为实习实训管理部门和教职员工的个人行动计划和评价指标,激发和促进教职员工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真正把顶岗实习建设成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平台。
[Abstract]:Balanced Scorecard is an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management tool, which can balanc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meet the needs of stakeholders.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practice training involves students, enterprises, schools and other subj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outside. Through the balanced scorecard can brid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schools, students and other parties, can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overall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and internship goals. The strategic goal of job placement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individual action plan and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practice train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d the teaching staff, so as to stimulate and promote the enthusiasm of the teaching staff to participate in the post practice. Truly to the post practice construction to be in line with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goal of the platform.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基金】:2014年度广东省教改课题“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职专业建设模式的构建”(编号:20120201044),主持人:贺佐成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珠三角高职管理类专业课程开发模式建构研究”(编号:2011TJK117),主持人:贺佐成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课题“慕课研究科研团队”(编号:2014KYTD01),主持人:贺佐成
【分类号】:G712.4
【正文快照】: “顶岗实习,是指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1]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与方式都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半年至一年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目的在于使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与经济、社会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妍;侯立松;;论高校社会责任的来源与内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熊婷;程博;;利益相关者导向的会计学专业课程群建设探索[J];财会通讯;2012年25期
3 盖馥;;生命周期理论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管理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瞿群臻;刘岩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航海类特色专业建设模式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年01期
5 宋芳;;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敏;浅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动因[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刘俊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学校大计 教师为本[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聂嘉恩,蔡佩仪,赵美英;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孙蔚;关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赵志宏;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搞好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李筠,王纪;浅谈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王娜;;浅议高等职业教育在入世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2期
9 王林;;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邓岳敏;;浅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徐文亮;;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孟丽涛;李庆芹;;改革开放30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卢勤;宋国庆;孙连杰;;更新教学理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5 刘源;;农林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周罗;;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一些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庞敦之;钟泽圣;鹿林;姚辉波;张波;张森;鞠秋文;刘来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趋势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周燕;;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队伍的建设[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易元祥;;21世纪中国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第五分课题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安;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N];安康日报;2005年
2 教育部副部长 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朱振国 通讯员 张旭东;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持续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4 傅国珍;抓住机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N];贵州政协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郑建文 实习生 卢兆欣;重视高等职业教育[N];南通日报;2005年
6 宋金萍;办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N];新华日报;2004年
7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王保华 从春侠 黄永军 张虹;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李云平;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亟须加强[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靳宝栓;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刘熙;云南高等职业教育获外国优惠贷款[N];云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俊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严海鹰;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涛;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贾全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及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付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卢聪;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D];西藏大学;2009年
8 袁江顺;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丛珊珊;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忠志;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9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39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