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实践样态、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基于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质量报告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实践样态 提升策略 出处:《职教论坛》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科技研发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以社会培训服务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提升,以文化资源服务区域文化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等方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服务域"分布不均衡、社会服务整体层次不高、示范与非示范院校间能力差异较大、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府要通过搭建平台促进社会服务层次提升,非示范院校应加强提升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院校要建立与完善社会服务内部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Abstract]:The content of social serv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inly includes: techn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product upgrad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servi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in the region of social training services. Cultural resources serve region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servic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balanced,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social services is not hig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monstration and non-model colleges is great, the social service system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so 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build a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social services. Non-demonstration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social service, and colleges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system mechanism of social service,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social serv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作者单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规划研究项目“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调查及机制优化研究”(编号:15YJC880130),主持人:张菊霞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涉农职业教育的作用、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4NDJC069YB),主持人:张菊霞
【分类号】:G719.2
【正文快照】: 近年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融性也进一步增强,依存关系愈发紧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职高专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振强;;社会服务导向下的现代大学组织变革——基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05期
2 陈贵梧;;美国大学社会服务使命及其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3 陈兴荣;;高校科学践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Z1期
4 杨伟国;;全球紧急应对就业危机[J];求是;2009年07期
5 眭依凡;汤谦凡;;我国高校社会服务30年发展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1期
6 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8期
7 陈时见;甄丽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历史发展、主要形式与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谢林;;试述如何实现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的对接[J];知识经济;2017年13期
2 王福胜;;非经济视域下高校继续教育作用的重新审视[J];当代继续教育;2017年03期
3 陈林;颜泽峰;;浅谈非985、211高校学术水平提升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21期
4 陈金圣;;促进社会流动:加州大学的举措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5 刘彦军;;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转型的发展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02期
6 李国辉;王雨;吴婕萍;;构建双向交互服务新平台 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社会组织协同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年02期
7 张菊霞;王琪;;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实践样态、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基于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质量报告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7年04期
8 姜莉莉;杜庆;张君;;连锁经营管理三维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基于O2O趋势下的调研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9 薛新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6年23期
10 李春龙;;以四川省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 继续加强成农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J];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2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振强;;美国高等学校服务—学习:内涵、模式及原则[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2 杨艳蕾;;当代“威斯康星理念”的新发展及其启示——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3 高飞;;组织学视野下的创业型大学转型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4 成丙炎;朱红;;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年05期
5 王作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及其合法性分析[J];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6 李忠云;陈新忠;;大学经营理念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沈曦,沈红;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8 查吉德;美国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4期
9 易红郡;美国高等院校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10 邓存瑞;美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及借鉴[J];生产力研究;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同文;美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借鉴[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李波;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观念转变[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彬;;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开展非学历社会服务的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立足实践教学 服务社会各界——社会与法学院社会服务纪实[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年06期
5 ;致力学术研讨 热心社会服务[J];中国轻工教育;2012年02期
6 王刚;王荣科;;竞争与规制:市场化视角的社会服务模式重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陈希玉;;农村社会服务浅析[J];东岳论丛;1984年04期
8 林恩;华淑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社会服务[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7年10期
9 李永峰;对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几个问题的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1990年01期
10 李廉水;高校社会服务的性质、内涵与功能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光;董维春;;战后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特点及其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高巍;佘宇;;沈阳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关于设立“云南省年鉴研究会培训中心”的通知[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续集)[C];2006年
4 李卫东;张晁军;赵桂儒;陈会忠;;大数据与地震社会服务[A];大数据、云计算与地球物理应用研讨活动论文摘要集[C];2014年
5 林万雄;;《现代社会亟待确认的“第三领域”》[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6 杨国明;;浅谈高校社科联“三下乡”开展社会服务的组织形式及其作用[A];民间组织理论探索——广西民间组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施春林;;图书馆产业化理论初探[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邓焰;;博物馆与社会服务刍议[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9 霍瑞平;;加快学会改革发展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杜保德;邓志峰;;以服务为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涛;“社会服务令”让轻罪者重返社会[N];深圳特区报;2007年
2 王援;五洋社会服务三次跨越[N];杭州日报;2007年
3 知名杂文家 黎明 自由撰稿人 那小放 独立学者 许斌 媒体评论员 高剑 李坚;“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将带来什么?[N];东莞日报;2009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朱希祥;不应矮化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N];文汇报;2010年
5 甄炳亮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高举社会服务的大旗[N];中国社会报;2011年
6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 关信平;把握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必备之书[N];光明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杨媛媛;乌市社会服务管理局成立[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2年
8 甄炳亮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澳门社会服务发展启示[N];中国社会报;2012年
9 顺德 陆湘敏;“社会服务抵罚款”应尽早试行[N];南方日报;2012年
10 冯亚平 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充分发挥民政在提供基本社会服务中的支撑作用[N];中国社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荣峰;基于社会服务视角的佛教慈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云亮;X基金会直接服务项目评估体系探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张敏;澳门社团的社会服务供给及其对大陆的借鉴意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海沙;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统计分析及优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姚林强;社会服务中的民主党派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邓辉;北京高校儿童社会服务项目儿童参与权实现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6 诸颖琳;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7 肖斯瑶;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会服务中的合作经验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8 苏娟;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互动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9 贾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王冬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55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45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