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论职业教育专业问题研究的理论立场及其建设转向

发布时间:2018-02-16 09:45

  本文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 专业群 专业集群 职业 产业 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专业的概念自引入我国后历经长期的演变,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概念。职业教育专业不同于普通教育中的专业概念,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建设特征,必须密切联系地方产业结构、职业变化而不断调整。专业(集)群是对传统专业组织形式的突破,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但作为一个新型概念体系,同时存在研究的现实需求与理论不足,有待深入探讨分析,推动产教融合在不同层面上的制度创新。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pecialty has evolved for a long time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into our countr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The special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ofessional concept in general education and has its unique attributes an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professional (cluster) group is a breakthrough in the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form, and has improved the 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serv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s a new concept system, the professional (cluster) group is a new concept system, which must b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loc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practical needs and theoretical deficiencies in the research, which need to be deeply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o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教所;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专业集群研究”(课题编号:AEA14135,主持人:和震)
【分类号】:G71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移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与职业技术结构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袁旭;康元华;;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的研究(一)——互动模型及其实践意义[J];高教论坛;2006年04期

3 赵志群;白滨;;对中美两国职业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4 王伟廉;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划分与授权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5 李建求;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6 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年14期

7 刘家枢;;专业群建设:高职院校战略管理的重要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07期

8 郑哲;;关于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温辉;;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17期

10 孙峰;;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冬妹;;区域性本科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的探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孙道远;福斯特农村教育思想对农职教立足“三农”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邓一丁;詹先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之探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冯克江;;论高职教师的特殊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许佳明;;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机遇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6 刘美丽,刘春生;中等职业学校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7 周红蕾;李娜;;农民就业培训专业设置布局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8 李佳;;高职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策略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9 陆松;;农村职业教育必要性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7期

10 郝世绵;赵瑾;;产业集群技术能力研究综述与启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向东;南卫娟;;工程师素质培养中力学作用[A];2006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杜玉潺;;浅析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法的开发[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梁辉;;金融危机对高职生心理的影响与对策[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李兰巧;;文科高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组织实施[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5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6 胡恩华;刘洪;;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耀建;钱维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以江苏如皋地区的调查为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陈锋正;苗彦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探析[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范洁;;试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观[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方明;陈蕾;李金明;;中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及思考[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媛媛;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机制构建与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孙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高映红;基于核心企业的集群网络式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伟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创新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廖园园;集群治理机制论[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卫东;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董科;模块化生产方式下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兰;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威;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徐欣;我国高校科技资源配置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史华瑾;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群体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焦燕星;日本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百菊;澳大利亚TAFE模式在我国高职旅游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沈威;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王瑾;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陆秦;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英杰;试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文益民;肖智清;彭跃湘;周劲松;;高职计算机类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4 万伟平;李森;王贵兰;;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傅冠平,潘海天;构建学科群 加快学科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2003年04期

6 文益民;周劲松;彭跃湘;肖智清;;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唐根年,徐维祥,罗民超;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产业优化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2003年04期

8 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年05期

9 蔡克勇;我国新办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1期

10 芦庆梅;张劲;;结合地方经济特点 建设高职特色专业群[J];教育与职业;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专业管理机制的运作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10期

2 刘宝剑,范冬岩;专业建设:优质职业教育的新增长点——浙江金华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3年09期

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轻工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会议在新疆召开[J];中国轻工教育;2004年03期

4 束剑华;关于制定职业教育专业标准的政策建议[J];职教论坛;2005年30期

5 徐金林;龙凤秀;;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如何紧密结合生产实际[J];职业;2009年06期

6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36期

7 汤金松;王文槿;;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控调查系统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17期

8 邹嘉勇;;关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9年11期

9 肖红;;中山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10 杨薇;;试论职业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J];才智;2010年1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谢臻;探索设立职业教育专业学位[N];联合时报;2013年

2 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高德峰;职业教育专业应该摒弃“小而全”[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记者 路熙娜 整理;政协委员王洪军:发展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N];滨海时报;2011年

4 记者 王春梅;食品药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不断完善[N];中国医药报;2013年

5 院长 李长江;西安技师学院[N];陕西日报;2006年

6 记者 阎红;我市着手为IT职教机构评等级[N];大连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琳;德国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15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515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