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 高职教师 专业发展 校本研训体系 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为研究个案,针对高职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理念滞后、专业知识陈旧、实践能力不足、教科研水平偏低"四大突出共性问题,通过厘清教师专业发展8大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建立教师专业培训与发展机构,搭建以校本研训为主体、"校校""校企"联合为双翼的"一主双翼"培养平台,实施"八位一体"校本研训模式,设立制度管理、资金支持及评价反馈三重保障机制,形成无界化知识分享、学习型组织文化等系列改革举措,形成"培养目标+培训机构+培养平台+研训模式+保障机制+组织文化"的校本研训体系,快速提升了师资队伍"双师"素质和专业能力,促进了学院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n Gua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 national key vocational college construction unit, as a case study, aiming at the lagging teaching concep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fields, the outmod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nsufficient practical ability. Four common problems are highlighted in the low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By clarify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eight core competencie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 should set up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for teachers. To set up a "one main wing" training platform with "school-based research and training" as the main body, "school" and "school enterprise" as the joint wing, to implement the "eight-in-one" school-based research and training model, to establish a system management, to support funds and to evaluate and feedback a triple security mechanism. Forming a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such as unbounded knowledge shar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etc., and forming a school-based research and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training target training institution training platform, training platform, research and training model, ensuring mechanism organization culture", It promotes th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he teachers, and promotes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llege.
【作者单位】: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
【分类号】:G7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守茂;;校本研训方式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08年08期
2 杨慧丽;;校本研训的四种操作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Z1期
3 张占朝;;校本研训: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7期
4 孔三亮;;农村小学老教师的校本研训[J];校长阅刊;2006年08期
5 刘洋;王守田;;校本研训工作的调控与指导[J];辽宁教育;2007年06期
6 常学勤;;两种中小学校本研训运行机制[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8年06期
7 刘丽洁;;立足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04期
8 廖发桥;;校本研训的五大环节[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8年10期
9 刘浩;;深化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之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12期
10 吴升红;陈习怀;;构建校本研训文化 谋求持续健康发展[J];教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景文;李光华;;围绕观课议课建立校本研训的有效途径——四川省盐源卫城小学校本研训组织、管理经验与成果[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2 许杰;刘焕军;;关于如何构建农村小学校本研训一体化模式的一点探索[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顾末堂;;落实课程改革 校本研训带动新一轮教育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4 乔建军;;基于Moodle的教师校本研训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兰秀玲;以教师发展为本 构建校本研训运行方式与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朱建泽;校本研训重在绩效[N];山西科技报;2007年
3 泰州实验中学 杨祥东;校本研训一体化的途径与方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宋桂平 卜云河;隆化存瑞小学校本研训工作创新求实[N];承德日报;2010年
5 罗田县胜利镇中心学校 方金乔 方锐;探索校本研训新模式[N];黄冈日报;2011年
6 山东省胶南市新世纪小学副校长 庄培波;校本研训:打造高效愉悦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敏敏;四川省民族地区省级校本研训基地校 经验交流会在西昌四小举行[N];凉山日报(汉);2009年
8 本报记者 谢雨芬;研训结合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湘潭日报;2011年
9 雷兴龙 作者系市一中副校长;找准校本研训的切入点[N];朔州日报;2006年
10 林爱春;立足校本 以研兴教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海南农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庆伟;海拉尔区南开路小学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49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549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