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分阶段、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8 05:31

  本文选题:高职教育 切入点:人才培养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分阶段、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ducational reform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The electr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is formed by stages,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作者单位】: 淄博职业学院;淄博技师学院;
【分类号】:TM76-4;G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锡耀;;创新型高职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年1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成诚;;计算机项目教学的“九动一贯”[J];当代职业教育;2010年08期

2 张建国;;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孙静;;C语言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建设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3年11期

4 于剑光;程明和;王培;苏定冯;缪朝玉;;《药理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探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21期

5 彭康华;乔一方;;高职院校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的构建与研究[J];才智;2013年01期

6 张海燕;;竞赛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4年03期

7 白菲;谭豫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2期

8 王伟;朱红波;李凡;;柯氏四级评估在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4期

9 徐黎明;;对高职教育中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吕中华;;基于网络实现的专业第三方评价的探讨和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余景波;高娜娜;代菁;;例题引导法在民办高职课堂教学中应用——以建筑施工组织为例[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3年

2 刘淑玲;仝建波;;化学精品课程升级之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0分会:高等化学教育[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苑苑;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任志乾;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吴炎;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红愿;面向领域的学习资源共享与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唐绪勇;大竹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田超;网络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赵雪;教师专业发展视阈下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年

7 王爱玲;基于Blackboard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周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儿童护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9 梁旭;基于学习者体验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智庭;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2 刘春花;;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再思考——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彭思毛;;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文化特色[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周泉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特征、价值取向及结构体系[J];江苏高教;2004年03期

5 刘咏梅;张建兰;刘连生;;高校课程文化的混沌现象与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卢乃桂;钟亚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7 尹弘飚;李子建;;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改变[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8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9 杜瑛;;协商与共识:提高评价效用的现实选择——基于第四代评价实践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17期

10 陈寿根;;高职教育专业评估制度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书中,葛玻,蒋建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王进鑫;;适应知识经济变革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探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3 江冰,吴如漪,周燕,刘丹平,王萍;“3+1”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吴秋凤;;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J];科技与管理;2006年04期

5 刘英;张子文;;打造优势 开拓电力人才培养新高地[J];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02期

6 张丽萍;李晴;;关于我国高师人才培养规格研究综述[J];硅谷;2008年09期

7 董兵海;王世敏;;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丁振源;;关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5期

9 高轩能;张惠华;;从大学生就业难看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7期

10 王秀梅;平萍;;本科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9 ;抓好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10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闽江学院院长 杨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N];福建日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沈朝晖;“百校千企”签订31项人才培养协议[N];宁波日报;2011年

4 记者 汪俞佳;文化产业要发展人才战略须先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郝静;天津河北:“十佳”模范引领人才培养[N];检察日报;2012年

6 通讯员 洪玉管;人才培养也有质量认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通化师范学院副院长 教授 刘惠洲;三个确立三个发挥 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西南科技大学 董发勤;跨文化联合校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崔楠;西北地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俊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燕;高职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庞颖;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方向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82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582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8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