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探析
本文选题:高等职业教育 切入点:考核机制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15期
【摘要】:教学考核是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建设的方法。
[Abstract]:Teaching assessment is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talent training assessment system is an urgent task at present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ssessment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s of training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
【作者单位】: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财经大学;
【基金】: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规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4zcj038,2010zcj004) 济南职业学院2013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13007) 山东财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y201451)
【分类号】:G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翁惠根;曲士英;;美、德、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2 杨凤敏;;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与模式[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2期
3 冯军;;加拿大高职教育的特色——以乔治亚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4 马静;刘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化发展——探究与启示[J];职教论坛;2011年12期
5 王红;孙立娟;;谈高等职业教育考核方式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松萍;丁新昶;;基于美国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国化运用的借鉴与启示[J];电子世界;2014年10期
2 刘晓波;;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01期
3 于洁;王燕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教师团队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年04期
4 孙淑英;张艳艳;徐格格;;山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年27期
5 杨琼;陈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6期
6 张晓艳;;《PLC系统集成产品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3期
7 王琳;;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年05期
8 张建萍;;关于高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1年02期
9 卢卓;陈平;;职业教育模块式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年04期
10 陈希;;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初探[J];科技资讯;2009年3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璐;;澳大利亚TAFE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孔韬;彭庆环;陈汉平;;国外高职教育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3 甘丽桦;;国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教育;2008年27期
4 朱冰;贺亮明;;国外高职教育模式及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方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8期
5 李均;赵鹭;;发达国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以美、德、日三国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6 赵灼;;国外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6期
7 王秀英;;加拿大BC省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的市场化运作[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8 李海霞;魏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化管理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9 曹家谋;;高职财经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培养[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肖化移;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李松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敏;浅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动因[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刘俊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学校大计 教师为本[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聂嘉恩,蔡佩仪,赵美英;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孙蔚;关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思考[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赵志宏;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搞好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李筠,王纪;浅谈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王娜;;浅议高等职业教育在入世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2期
9 王林;;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研究;2001年04期
10 邓岳敏;;浅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徐文亮;;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孟丽涛;李庆芹;;改革开放30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卢勤;宋国庆;孙连杰;;更新教学理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5 刘源;;农林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周罗;;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一些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庞敦之;钟泽圣;鹿林;姚辉波;张波;张森;鞠秋文;刘来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趋势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周燕;;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队伍的建设[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易元祥;;21世纪中国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第五分课题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安;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N];安康日报;2005年
2 教育部副部长 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朱振国 通讯员 张旭东;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持续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03年
4 傅国珍;抓住机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N];贵州政协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郑建文 实习生 卢兆欣;重视高等职业教育[N];南通日报;2005年
6 宋金萍;办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N];新华日报;2004年
7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王保华 从春侠 黄永军 张虹;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李云平;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亟须加强[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靳宝栓;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刘熙;云南高等职业教育获外国优惠贷款[N];云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俊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严海鹰;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涛;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贾全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及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付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卢聪;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D];西藏大学;2009年
8 袁江顺;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丛珊珊;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忠志;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8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67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