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6-12-01 15:02

  本文关键词: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 投稿:戴懧懨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经历10多年的发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领域逐渐拓展,但由于校企合作在体制机制上的松散和校企双方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使得校企合作尚存在诸多问题。追根溯源,导致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没有突破“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

[摘要]采写新闻报道,既要弄清事实真相,更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必须依赖辩证逻辑思维的方法,同时要求深悉心理学以应对被采访者,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本文作者试对采访心理进行全面的阐述,旨在探讨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重要性。[关键…

[摘要]文化民生工作,需树立“一”个文化民生的观念,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轮驱动,调动政府、市场、群众“三”种力量,突出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文化产品、群众需求“四”项工作,抓好品牌打造、广场文化、展演巡演、五送活动、群众活动五大活动。[关键词]…

 

作者:王振洪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07期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经历10多年的发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领域逐渐拓展,但由于校企合作在体制机制上的松散和校企双方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使得校企合作尚存在诸多问题。追根溯源,导致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没有突破“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取向的局限,没有从更深层次上挖掘双方的价值和利益诉求,更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视角审视当前校企合作的价值与意义。重新定位校企合作的价值取向,在尊重双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是当前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应然路径。

 

   一、校企合作主体的利益博弈与融合

 

   为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政府、学界和职业院校都要求企业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然而,多数企业对此并不是很认可,高职院校索求式的合作要求大多数都会遇上企业的冷面孔。究其原因,需要分析清楚校企合作的价值关系。价值反映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主客体关系,它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其中既包括客体存在的有用性,也包括主体的需求和期待。在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中,“需要”是最根本的动因,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事物即是有价值的[1]。校企合作是一种双价值主体的社会活动,它既要能满足高职院校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企业的需要。如果仅能满足学校的需要,对企业来说是没有价值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其最大的价值追求;而对于企业来说,投入产出比是衡量其发展的主要指标,获取更好的经济利益是企业主要的价值追求。因此,由于合作主体的目标差异,产生了“学校本位”与“企业本位”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二者不可避免地存在价值冲突。在“学校本位”的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切身利益难以保障,大多数企业存在支出多、回报少、责任重且风险大的客观现实,70%的企业认为这是阻碍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2]。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企业通常以“企业本位”应对“学校本位”,利用学校和政府的办学资源服务企业发展,而在技能人才培养上处于被动的配合状态,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上的优势。这两种带有某种程度机会主义倾向的价值取向往往会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持续。

 

   当然,价值关系有现实价值与潜在价值、即时价值与长远价值的层次类型之分。事实上,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不但在现实价值和即时价值上有着诸多交集,还在潜在价值和长远价值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3]。如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来看,双方有着共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契合彼此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争取政府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利益,携手促进教育与经济共荣、校企和谐共生的社会利益,协同解决人力资源供需问题的人才利益以及学校与企业互动互补的文化利益等。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经过交流与磨合,逐步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以及“合力发展”对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关系由浅层到深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合作模式也不断得到创新,进而形成进一步扩大双方利益交集的良性循环。共建实体模式是校企合作最高级、最紧密的形式,也是最有成效、最为成熟和最终希望建立的合作方式[4],校企利益共同体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探索形成的基于共同利益基础的校企合作实体模式。

 

   二、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

 

   校企利益共同体是有共同或相互认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目标的高职院校和企业,以校企双方利益为基础,由学校或学校的一个优势专业或专业群与区域内相关行业领域内产业链长、成长性好的企业集团或多家企业共同建立的联合实体[3]。在价值取向上,校企利益共同体坚持“双主体”理念,通过强化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创新合作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努力把企业运营与学校办学诸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校企高度融合的和谐生态。

 

   1.满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开展校企合作首先要明确合作对高职院校有什么好处,对企业又有什么好处,有哪些利益共同点。在校企利益共同体中,企业可预期的最主要利益是获得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高质量的技术服务,高职院校则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有效整合一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所需要的企业资源,校企双方在资源上能够取长补短,在利益上能够共赢共享。校企利益共同体一方面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之道:根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充分利用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空间等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教师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遵循企业的发展之道——抓住了人才和技术这两个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因此,校企利益共同体在价值取向上超越了传统的“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是以校企双方利益为基础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结合体,将自利和他利结合起来,坚守相互尊重权益、互利互惠的底线。

 

   2.建立校企融合的和谐生态。职业教育脱胎于行业企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行业企业中独立出来,但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却难以割断。德国、瑞士等国家的职业教育正是延续了校企本真关系的做法,契合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使职业教育和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校企利益共同体以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对接为基础,促使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相互融合,它是在还原二者本质关系基础上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再创新,也是为了让企业、行业、学校回归到应有的合作中,使“校企合作”这一职业教育中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渠道做实、做深[5]。一方面,校企利益共同体以专业为校企联结的纽带,校企双方从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来共同确立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协同和动态调整形成专业建设的和谐生态;另一方面,双方的设备设施、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从学校和企业汇合到这个合作实体,它们的身份、功能、结构、流转通道等通过机制的创新而转变,校企合作因此从资源分享到共有、从组织分离到包容、从利益纷争到共赢,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的和谐生态。

 

   3.追求优质高效的服务品质。高职院校是“以服务为宗旨”的社会组织,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6]。多年来,高职院校虽然坚持这一宗旨,但由于自身服务能力不强,不能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种服务层次的校企合作属于浅层次合作,目前,多数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处于这种状态。浅层次校企合作的服务往往是单向度的,一种是资源从企业向学校流动,以企业服务学校为主,即“学校本位”的校企合作;另一种是资源从学校向企业流动,以学校服务企业为主。单向度服务一开始就不是促使校企深度合作,而是不断加大隔阂,导致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调和利益冲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以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各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达到消除冲突、凝聚合力的目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从宏观上看是职业教育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嵌入式”服务以及产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反馈式”服务;从中、微观层面看是校企资源和信息由体系外流动转向体系内流动,沟通更加顺畅,问题处理更加及时,对彼此需求的了解更加深刻。在这种环境下,再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组织职能、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等,以高效的、平台化的合作服务达成校企优质资源的双向流动,实现同时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互利共赢的战略目标。

 

   三、实现校企利益共同体价值取向的路径

 

   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是校企利益共同体合作主体思想上的倾向性,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或态度倾向性。实践中,校企双方需要摒弃利己主义思想,树立互利共赢合作理念,建立共同的利益基础,通过构建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完善共同体的管理机制和提高共同体的服务水平等以实现这些价值取向。

 

   1.构建共同体的组织框架。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对校企合作的一种组织创新,是各种资源交汇融合和发挥作用的平台。它不同于传统的组织分离、资源分割的校企合作模式,它把学校和企业相应的人、财、物、信息等各种优质资源整合到一个实体组织中,通过组织重构、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构建一个校企和谐共存、互利共赢的发展环境。在组织架构上,它根据校企双方的特点和发展定位进行再创新,以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群)与区域经济支撑产业的企业按“N+N”(N≥1)的形式创办实体学院。如专业(群)与企业(群)、多校同类专业(群)与企业(群),专业(群)与区域某一行业的企业合作建立实体学院。无论哪种组织架构,都需要有完整的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的职权体系,在“指挥链”中进行利益协调、分配和执行。如果职权体系被正当地建构的话,它可以释放出无穷的能量及创造力[7]。校企利益共同体一般设有董事会(或管委会、理事会)、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需构建起一个有决策、执行和咨询三层功能的职权体系,承担校企合作的资源统筹、组织协调和目标规划等主要功能。二是,重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把教学与培训、技术开发与教学研究、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生产与技术改造、实习与实验等功能结合起来,它既要有开展常规教学培训活动的稳定性,又要有开展技术服务的组织灵活性。项目部、工作室、事业部等具有浓厚现代企业管理色彩的组织架构,在与高职院校专业融合的过程中,成为校企利益共同体实施专业管理与教学实施的基本组织形态。

 

   2.完善共同体的管理机制。由于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复杂多变,而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分散在不同的组织中,对信息和技术的掌握不平衡,如继续采取高职院校和企业分散管理的方式,势必会因人员和资源的不断调整而加大内耗和矛盾,降低工作效率。因此,组织机构、人员、设备等需在实体学院中实行一体化管理,即教师与技师融合、学生与职工融合、生产及科研设备与教学设备融合、教学场地与生产车间融合,由学校和企业把学生和员工实习培训、教师和技术人员培养、技术改革、设备重组、场地改造等纳入学校和企业的发展规划,系统设计各项规划的实施方案和资源协调机制。在校企利益共同体的管理中,力求做到五个“一体化”:对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进行一体化设计,由校企双方共同论证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资源和技能包的一体化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课程教学,以“菜单”的形式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资源素材;对学校、企业两类场所进行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建设“校中厂”和“厂中校”,赋予校内基地更多的生产性功能、校外基地更多的教育教学功能,一体化落实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和员工培训;将专兼职教师作为一个团队进行一体化管理,兼职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业绩作为员工本职工作和绩效纳入企业对员工的评估体系,专任教师在合作企业开展全天候的技术服务,其工作量列入教学工作量并进行绩效评估;开展“学生”、“学徒”或“准员工”、“员工”的角色一体化管理,实行招生即招工的招生方式,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以完整职业人的要求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储备提供顺畅的通道。

 

   3.提高共同体的服务水平。校企利益共同体要满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关键要着力提高共同体服务学校和企业的水平。一是校企协同,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当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校企双方共同的、潜在的和长远的价值目标,校企利益共同体要通过适应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对应的专业体系,明晰产业发展的趋势所向、重点所在,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哪些技术难题。技术人员和员工需要哪些培训,明确学生实训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场景、设备和指导教师,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利用好企业资源,形成合力,从而全面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建立服务供求信息对接机制。校企利益共同体有效运行关键是要解决服务信息对接问题。因此,校企利益共同体要建立政校行企联席会议制度、高层领导定期互访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论证机制、各个层面的定期信息通报制度等,及时沟通区域经济发展动态、产业行业技术发展、政府经济政策导向、专业发展趋势和就业等信息,并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攻关。三是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通用性。校企利益共同体是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它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优势资源互补,产生叠加效应。由于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血缘关系”,它们所拥有的资源等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具有很大程度的同质性。因此,要透过表象找到这些同质不同型资源的最佳结合方式,实现高度融合。四是提高专业团队的服务能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专业团队虽各有所长,但都要面对除了本职工作以外的第二项工作,比以往的工作任务更为复杂、难度更大,并需要不断创新。因此,要高质量完成这些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服务水平。

 

作者介绍:王振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浙江 金华 321007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经历10多年的发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领域逐渐拓展,但由于校企合作在体制机制上的松散和校企双方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使得校企合作尚存在诸多问题。追根溯源,导致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没有突破“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经历10多年的发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领域逐渐拓展,但由于校企合作在体制机制上的松散和校企双方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使得校企合作尚存在诸多问题。追根溯源,导致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没有突破“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经历10多年的发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领域逐渐拓展,但由于校企合作在体制机制上的松散和校企双方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使得校企合作尚存在诸多问题。追根溯源,导致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没有突破“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69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3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