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选题:协同创新 + 城市轨道交通 ; 参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年01期
【摘要】:论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为重点,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创新的视角、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与实施途径,通过构建基于协同效应的多维创新平台,建立创新平台资源支持体系,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开发、教学设计、实践课程开发、多维立体协同式教学方法研究,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综合实训系统,引入基于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的项目驱动教学法与情景式教学法,提出与轨道交通行业协同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解决方案,实现资源共享、专业共建、项目共研、人才共育。
[Abstract]:Based on the actual job demand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industry,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design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dopts innovative perspective, ideas, methods and technical mea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duction, learning,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control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constructing multi-dimensional innovation platform based on synergetic effect, the resource support system of innovation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integrated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and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Carry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development, the teaching design, the practic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multi-dimensional cooperation teaching method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city rail transit train movement automatic control synthesis training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ethod and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olution of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which can realize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and the research of project, and the solu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in cooperation with rail transit industry is put forward. A common education of talents.
【作者单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
【基金】:广东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项目(2012JK296)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2校级重点教研项目(2212J3100007)
【分类号】:U29-4;G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文孝霞;杜子学;;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耿烽;张倩;;应用型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张兄武;;责任共担、四方联动:构建新型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4 谢家的;;高职高专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办学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10期
5 余钢;;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7期
6 刘伟;;实践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9期
7 李林;陆灵云;沈明霞;黄桂林;;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年02期
8 黄璐;刘志钢;邱薇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创新实验的实践及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惠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珠强;;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项目教学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春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王江涛;;对高职学生“逃课”现象中教师因素的思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陈星;;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和整体优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施丽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浅谈——基于行动引导的教学方法[J];才智;2010年03期
7 邓忍;;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8 韩新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9 李娟;姚小菊;;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方案探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2期
10 周静;;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栾咏红;;基于工作过程情境化教学的研究与设计[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董茜;;以“工作情景”为导向的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探讨[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韩艳;秦焕美;关宏志;邵芳芳;;轨道交通课程体系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4 朱芳翠;;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制作》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2014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陈思宇;;基于企业业师联合培养的“参展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A];首届全国会展专业研究生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巍;林蛟飞;时景云;闫晓梅;吕方兰;;新型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傅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5年04期
3 侯兴发;;校企联合的地铁订单班培养模式[J];都市快轨交通;2009年04期
4 杨慧,俞安平,恢光平,曹洪;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5 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顾青,沈钢;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研究系统分析调研[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5期
7 李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08期
8 谢家的;;高职高专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办学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10期
9 刘铮;周英峰;;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775km[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年11期
10 余钢;;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给城市轨道交通提建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年03期
2 ;“200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成功举行[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年03期
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年总目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年06期
4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第三届理事会[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3期
5 顾尚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策略分析[J];交通与运输;2005年02期
6 杨耀;“2004《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编委会会议”发言摘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1期
7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第三届理事会[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5期
8 ;关于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J];都市快轨交通;2006年04期
9 本刊记者;;两岸四地城市轨道交通/捷运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钱永昌会长、周干峙院士致词 通过《首届“两岸四地城市轨道交通/捷运发展论坛”宣言》[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10期
10 语晰;;首届《两岸四地城市轨道交通/捷运发展论坛》在京圆满结束[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铁夫;;为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做出努力[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黄圼;;前言[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专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成果简介[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5 马尧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施工控制网测量与研究[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傅铭;;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网络的谐波污染及抑制技术探讨[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和振兴;;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控制体系及优化[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沈秀芳;周国甫;胡维撷;胡章喜;;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的体会与思考[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施仲衡;;前言[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玮晨;周裕德;祝文英;夏丹;应乐淳;储益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路振动投诉原因剖析及建议[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N];重庆日报;2004年
2 王健 常玉伟;拓展城市轨道交通大市场[N];科技日报;2000年
3 本报通讯员刘乃森 闫玉玲;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前景广阔[N];科技日报;2002年
4 ;城市轨道交通十多年增长近十倍[N];人民日报;2005年
5 本报评论员;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军[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白秀喜 顾宇新;让城市轨道交通更加安全快捷[N];中国建设报;2005年
7 林妍;标准为先[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滕学蓓;轨道交通建设标准需完善统一[N];中国交通报;2007年
9 记者 许晓楠;应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N];大连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谢然浩;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N];经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阳;城市轨道交通信息融合与决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育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发展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翟维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玉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郝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赵宇刚;考虑服务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孔令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曹守华;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交通特性分析及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福彤;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振动源的频域反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张建华;地铁复杂网络的连通脆弱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佩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于东;城市轨道交通站出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纪雪艳;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韦中利;城市轨道交通试验测试系统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高飞;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轨道交通的衔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穆辉;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平瑞;天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监控系统优化设计[D];天津大学;2009年
8 杨维;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曾智超;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和环境综合影响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炜;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40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84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