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基于拉斯韦尔“五W”模式的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有效性探索

发布时间:2018-05-03 23:23

  本文选题:高职院校 + 招生宣传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10期


【摘要】:有效的招生宣传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国内大多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实践具有盲目性,其根源在于缺乏理论指导。招生宣传实践的理论归属在何处,如何提高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是高职院校值得探索的课题。如果把招生宣传工作看作是有特定受众对象的传播活动,那么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所揭示的线性传播的五大要素,就可以为招生宣传过程要素的把握和构建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从传播学与招生宣传实践的理论联系为出发点,对招生宣传的过程要素进行分析并构建,为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提供借鉴。
[Abstract]:Effective enrollment propaganda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the practice of enrollment propaganda in mos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is blind at present, and its root is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Where the theory belongs to the practice of enrollment propaganda and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aganda work are worthy of explo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f the recruitment publicity is regarded as a communication activity with a specific audience, then the five elements of linear communication revealed by Raswell's "five W" model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grasp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lements of the enrollment propaganda process. Starting from the theore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enrollment propaganda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nstructs the process elements of enrollment propaganda,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actively explore effective propaganda means.
【作者单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公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理论归属与实践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3SK09)
【分类号】:G717.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伟;;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07期

2 许颖;;从5W模式看媒介融合的“融合”与“细分”[J];国际新闻界;2008年06期

3 高海波;;拉斯韦尔5W模式探源[J];国际新闻界;2008年10期

4 郭延凯;;加强高校招生宣传应遵循的原则与传播技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令峰;;高等学校招生宣传工作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庆雷;娄思元;王叶;;旅游创意传播初论——基于大堡礁全球推广活动的个案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黄永青;;近年来理论界关于高校招生宣传研究的综述[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丁希如;;读图时代对电脑图像处理的人文思考[J];出版科学;2013年02期

5 王谦;史青宣;赵晓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宣传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王磊;;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浅述电视新闻报道的叙述效能挖掘[J];东南传播;2013年07期

7 彭静;;小议政府网络形象建立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4年02期

8 李木柳;;基于认知基模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受众信息接受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谢妮;;美国《蝙蝠侠》首映枪击案传播学解读[J];今传媒;2014年02期

10 张玲;;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符号内涵及制度规范[J];服饰导刊;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潘启龙;;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的一个科学传播评价框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菲;韩伟;;关于提高沈阳商业老字号品牌价值的对策建议[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3 李端生;;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传播[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4 皇甫铮;;拟态环境、媒介可信度、社会信任缺失与突发性事件中的媒介恐慌——以“马航失联”为例[A];全球本土化背景下的中国传播能力建设——第五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获奖论文集[C];2014年

5 张志松;;红色文化传播的实证研究[A];“红色文化论坛”论文集——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C];2012年

6 夏临;;手机媒介对人的异化现象浅探[A];媒介秩序与媒介文明研讨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彭霞;杨睿;;司法信息公开视域下法院微博的功能治理与运行矫正——基于全国31个高级人民法院新浪微博半年运行状况的实证分析[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8 李云翔;;“大众”的回响:奥尔特加《大众的反叛》再思考[A];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强;融合媒体的受众采纳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春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海波;拉斯韦尔战时传播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志成;我国普通高校招考高水平运动员制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以芳;19世纪媒介形态下的美国来华传教士群体建构的中国形象与美国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丛桂芹;价值建构与阐释[D];清华大学;2013年

7 张志坚;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王云峰;企业SNS的采纳与使用探讨[D];南京大学;2013年

9 刘峰;大数据时代的电视媒体营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全家悦;大众文化影响下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冰清;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受众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罗钰;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赵国华;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王杨;电视剧的网络传播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吕蚕;高校招生宣传策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马军辉;借助手机媒体平台的报纸盈利模式探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许逸;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集团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静静;网络新闻评论频道的头条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盛兰;情感的生产与消费[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臻;传播过度:我们所面临的困境[D];河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阎朝阳;高校生源竞争与招生宣传的策略[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2 龙景奎;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刍议[J];江苏高教;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1840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840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9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