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4 01:09

  本文选题:教师评估 + 实践能力 ; 参考:《职教论坛》2015年12期


【摘要】:在分析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评估内容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影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评估的多种因素;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合理计算了各个因素在评估教师实践能力中所占比重,理清了这些因素的主次关系;最后提出了一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评估工作的组织方法,供相关单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参考。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content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used to reasonably calculate the proportion of each factor in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Finally, a kind of specialty is put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 method of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assessment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ing staff in related units.
【作者单位】: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
【分类号】:G71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曹银贵;周伟;王静;袁春;赵丽;;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三峡库区耕地集约利用对比[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2 谭镜星;;澳大利亚TAFE学院对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章毅;李立寒;;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徐泽水;关于层次分析中几种标度的模拟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5 肖称萍;;构建职教“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制度保障探析[J];职教论坛;2010年3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民武;李群湛;解绍锋;智慧;;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综合选型新方法[J];变压器;2009年10期

2 张晔;邓楚雄;谢炳庚;李晓青;刘利科;;湖南省环洞庭湖三市耕地集约利用模糊综合评价[J];武陵学刊;2011年06期

3 周红友;陈松辉;赵辉;;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AHP)装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J];四川兵工学报;2007年06期

4 王小婷;;基于AHP法的农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伟;曹银贵;乔陆印;;2000-2007年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6 徐泽水,达庆利;3种基于互反判断矩阵的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7 徐泽水,达庆利;衡量判断矩阵相容性的一个通用指标[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孔松泉,达庆利,徐泽水;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广义χ~2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徐学荣;林雪娇;;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李永红;;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矸石山安全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淑娟;何勇;葛晓锋;;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用于农用运输车综合性能的评价[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徐泽水;;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最小夹角法[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卢建昌;孙伟;;基于标度扩展的AHP-LP模型研究及其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卷)[C];2004年

4 曾得峰;彭锷;;基于改进AHP的坝王河水电规划环评研究[A];首届贵州环境影响评价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5 张静;陶洋;胡敏;;基于AHP的网络整体性能评估及应用[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吕跃进;;层汰分析法标度系统评价研究[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应竹青;;布白艺术在AHP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楚欣;;TAFE模式下高职院校中澳合作项目师资团队融合体系建设研究[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9 程龙;董捷;;基于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的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佳俊;不确定可拓群决策优化方法及应用[D];东华大学;2010年

2 张发明;动态群体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3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4 徐学荣;植保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5 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6 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预警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彭怡;动态群体决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王林萍;农药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之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关雪松;面向虚拟制造的箱体类零件可制造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董龙云;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威;区域重大化学品危险源污染监控防范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谢明达;城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粤萍;基于可拓学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安全性评定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董蕾;软件开发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5 丁辉;基于Web的饶河地税机关作风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琦;正互反判断矩阵不一致性改进方法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7 乔永璞;中煤科工集团亚洲煤炭工程目标市场选择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郭瑞;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小海;输变电工程生产运行自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李丽;铁路集装箱站设备利用效率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凤雅;;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与应用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2 曹银贵;王静;程烨;付梅臣;饶彩霞;许宁;;三峡库区耕地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3 李秀彬;朱会义;谈明洪;辛良杰;;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度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4 左军;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间接给出法[J];系统工程;1988年06期

5 刘新平;孟梅;罗桥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新疆农用地利用效益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6 谭术魁,彭补拙;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检讨及近期耕地调控思路[J];经济地理;2003年03期

7 王纪安;吕一中;李滨孙;;管窥澳大利亚TAFE的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3年17期

8 廖钦初;;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年20期

9 李立寒;郭亚兵;郑航;曹林涛;;级配组成与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关系[J];建筑材料学报;2005年06期

10 高兵;;谈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云;重庆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贵巧;;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马丽娟;王芳;;高职院校在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途径[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金世红;;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柴秋;;对培养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年12期

5 肇立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05期

6 迟荣;;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03期

7 鲍玉鑫;刘家枢;;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评价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09期

8 韩庆艳;李文涛;;“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1期

9 苏茜;李华川;;对高职院校高学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10 谢璐;魏凯;张凤莉;;旅游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制度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鸽;;“官、企、校”联合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探索[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丽娟;高职学院教师实践能力及其提升的校企合作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立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武俊梅;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职后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薛文翠;财经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016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016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3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