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螺旋递进”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施
[Abstract]: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work-learning alternation, spiral progressiv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this paper abstract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with double helical progression of work learning, post and ability, double evaluation system of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and vocational skill. Through the joint training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tudents will be trained into good employees of enterprises, good citizens of society and good members of their families, so that graduates will become skilled talents wh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jor, enterprise and occup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aining new "three good" talents.
【作者单位】: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电信专业部;
【分类号】:G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锦墉;吴青林;;中部崛起与我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胡瑶;试论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化的时代重要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6期
3 陈钰;范晓谚;;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师范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王文革;张德春;胡汉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11期
5 董兰;吕芝;;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08期
6 徐海芝;王风玲;吕秀娥;;创新粮油储藏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年29期
7 符聪;;股份制大学深度实践校企合作的尝试——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校企合作为例[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8 龚云峰;;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8年18期
9 刘瑞君;;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网友世界;2014年07期
10 武小红;张恒之;孟祥利;周良飞;;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杰;姬敬;何晓红;纪明伟;刘红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福贵;;“Sunlit”教学体系为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基础[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3 侯德政;卢端敏;;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京穗;;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向东;;职业教育“天津模式”研究现状评述[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3年
,本文编号:2175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17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