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课程建设“做中学”: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发布时间:2018-11-13 08:00
【摘要】:职校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具有跨界综合的特殊性,课程建设将专业学科、教育学与职业知识相融合,提供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特殊要求的实践载体,并通过课程建设"做中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做中学"能调动教师学习的内动力,促使教师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激发教师的教学创造性,满足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帮助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实施,是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建议从学校双重意识、组织课程建设"项目+共同体"和周密的帮助机制三方面,构建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双赢的组织策略。
[Abstract]:The structur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vocational schools has the particularity of cross-border synthesis.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mbines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pedagogy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vides a practical carrier to meet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rough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doing learning"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learning by doing" can mobilize the internal motive force of teachers' learning, impel teachers to perfect the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imulate teachers' teaching creativity, meet the individualized demands of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help teachers adapt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It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 It is suggested that a win-win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betwee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school dual consciousness, organiz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munity" and careful help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
【分类号】:G71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鸣华;乌鲁木齐举办职校教师技能表演[J];职教论坛;2000年08期

2 刘国钧;职校教师要当好学生的良师 严父 慈母 朋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06期

3 张隽波;职校教师应有的五种素质[J];职教论坛;2002年06期

4 刘又堂;谈新世纪职校教师的角色转变[J];职教论坛;2003年11期

5 曾素娟;在教育贸易中当好五个角色 实现教师服务意识的转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06期

6 薛福连;如何塑造职校教师的形象[J];中国职工教育;2004年10期

7 张蓉;中职校教师业务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5年04期

8 马庆发,郑娟新;职校教师压力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6期

9 徐春晓;;中职校教师如何营造卫生的心理空间[J];职教通讯;2005年11期

10 朱爱玉;素质教育对职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职教通讯;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高峰;;“三课”研究模式助推职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朱惠敏;俞锦梅;;中职校教师关系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波;职校教师需克服“替罪羊”心理[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刘景忠;解开学生厌学、教师倦怠的“死结”[N];中国教育报;2012年

3 浙江省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蔡爱娣;做内心强大思想丰富的职校教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王寿斌;职校教师的最高职业境界[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记者 章仙踪;湖南职校教师“下得车间入得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苏报记者 袁艺;职校教师要“能说会做”[N];苏州日报;2014年

7 马玉林;苏州570名职校教师争考高级工[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陈巍;青海规定职校教师企业实践时间[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刘景忠;职校教师该如何为自己的角色定位[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记者 冯丽俐;19职校教师进企业当“工人”[N];昆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董晓倩;中等职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胜发;中职校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长建;民办职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笑聪;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评价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28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328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c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