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4-07-07 17:37

 摘要:高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主要包括目标要素、方案要素、条件要素、评价要素和途径要素。目标要素是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方案要素是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条件要素是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评价要素是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途径要素是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234-02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的,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2000年,教育部教高[2000]2号《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实现”两高一新“人才培养目标走工学结合教育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这不仅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自下而上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教育的不仅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也不是传统教学内容在新形式下的简单接受,而要扩展为课堂教学与涵盖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形式社会实践的结合,同时应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第一线,面向产业、贴近市场的直接需求,不断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方案,成为实现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院校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第一,要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努力营造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氛围。特别是通过构建科学机制,建立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行业高校,特别是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广泛听取产业界、学术界、经济界专家学者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方面的意见,制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校掌握企业需求的最新信息,也可以使企业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进入课堂,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从而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学以致用,无须进入市场后再进行专业能力的大幅度调整。归根结底,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品”是人才,用人单位是“上帝”,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贴近社会和市场办学,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才有出路,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第二,要改变将工学结合与常规的生产实习等同起来的观念,改变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做法,把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素质放在首要的位置,同时要创造条件,改变工学结合教育过分强调集中安排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加复杂的环境下以及持续的活动中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真正通过实践,使学生的自身素质获得全面提高。第三,要研究和建设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规范课程教学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培养“两高一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两高一新”人才培养的物质保证。第一,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按照产品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与生产一线同步,能够满足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在高度仿真的环境和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在职业活动环境中,经受岗位实务训练或仿真实训,有效地学习现场作业的实际知识和实际技能。如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车间,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员,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或承接社会产品,以学校为主组织加工和实训,做到“校企合一”或“前校后厂”,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在实处。第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若干个在生产经营方面有行业代表性、有适当规模、生产技术先进、工程技术力量强、现代化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引导企业建立接收学生工作实习实训制度,探索工学结合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和交互机制,实现工学深度结合,合作共赢。从而使学生到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去,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与真实环境下,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群)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与管理能力。因此,强化改善人才培养条件,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转贴于

笔耕文化传播

本文编号:2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7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