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18:02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发展至今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日益庞大的高职学生队伍的就业状况令人堪忧。就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深层次的重要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症结,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繁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本文共三万二千余字,分五个部分进行表述: 第一部分:高职毕业生的特点及其就业思想现状的研究意义。首先,本文分别从学历层次、知识结构、职业定位、就业心理、社会认可度五个方面归纳出高职毕业生相较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所具有的特点;其次,指出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对高职学生自身的成才与择业均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二部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实。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实进行了分析。第一,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概况:高职毕业生占据每年高校毕业人数的一半左右,自身就业人数和就业率呈持续增长状态,但相比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其就业率仍然最低。第二,从就业总体形势严峻、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两方面阐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第三,提炼出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特点:(1)继续深造或自己创业的毕业生呈持续增加趋势;(2)“暂不就业”现象呈上升趋势;(3)工作稳定性不高,“跳槽”现象突出;(4)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增大。 第三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分析。本文从理想信念、就业期望值、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归纳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思想现状。 首先是理想信念意识“淡化”,主要体现在:(1)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理想追求;(2)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忽视道德理想追求;(3)重视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4)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其次是就业期望值“过大化”,主要体现在:(1)在高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期望值反差;(2)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社会实际:(3)部分毕业生只讲眼前实惠,忽视长期发展,择业时“功利化”思想严重;(4)确定就业期望值不考虑自身实际;(5)用静态的观点对待就业期望值,不能根据开乡势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再次是法律意识“淡漠化”,主要体现在:(1)契约意识淡薄,毕业生常有毁约现象出现;(2)被用人单位侵权;(3)就业相关法律知识的淡薄;(4)维权意识的淡薄,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5)法制观念的淡薄,少数学生存在履历造假等违法行为。 第四是诚信意识“缺失化”,主要体现在:(1)求职履历“掺水”成风;(2)诚信道德意识与行为失衡;(3)高职学生面对道德问题存在“双重标准”。 第五是心理素质“问题化”,主要体现在:(1)自卑心理;(2)自傲心理;(3)焦虑心理;(4)怯懦心理;(5)依赖心理;(6)攀比心理。 由于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比普通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压力,以上存在于大学生中的这些比较普遍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障碍在高职毕业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第四部分: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不理想之原因探析。本文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总体不理想的原因。 第一,从社会层面看,一些地方政策制约了高职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和顺利就业,同时社会对高职学历仍存有一定的偏见,一些用人单位随意拔高招聘条件等因素给高职毕业生思想上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第二,从学校层面看,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使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脱节,一些学校重学生技能培养轻学生品行教育,就业指导老套落后等因素也是高职毕业生思想症结较多的重要原因。 第三,从家庭层面看,家庭经济状况影响高职毕业生择业观念,家长的就业心态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家庭社会资源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信心。 第四,从毕业生自身因素看,作为就业主体的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亟待改变,缺少科学的职业规划、参与竞争的准备不足、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因素也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从而引发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引起高职毕业生思想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从客观上看,“高职生”这一标签会使高职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伴着社会对他们的忽视甚至是漠视,学校的培养模式落后和专业的过时陈旧会带给他们一种无所适从感;从主观上看,许多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包袱重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自身不够优秀,难以激发自我认同和竞争自信。 第五部分: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问题的教育对策。本文从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观念引导、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择业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协调能力教育等六个方面着手,提出了解决高职毕业生思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首先是加强思想教育。主要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报效祖国结合起来。 其次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如职业理想教育、爱岗敬业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职业纪律教育等,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再次是加强就业观念引导。通过择业观教育、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解读、创业教育等拓宽学生就业思维,帮助其养成科学合理的就业观。 第四是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通过设置就业心理指导课程、开展职业生涯决策及发展心理辅导、模拟就业场景实践等形式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 第五是加强择业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突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契约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择业的政策法规等途径增强高职毕业生的法律意识。 第六是开展学生自我协调能力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学习主动性与实践自觉性教育与养成;(2)就业期望值恰当性教育与养成;(3)职业价值观合理化教育与养成;(4)机遇把握性教育与养成;(5)抗挫折能力教育与养成;(6)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教育与养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1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玉峰;;新经济发展模式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6期

2 宋法棠;;市场经济需要新的就业观念[J];中国就业;1995年03期

3 李彩云;;论高职毕业生就业门路障碍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4 王凤英;;读高职,值得!——高职毕业生追访[J];上海成人教育;1999年07期

5 周杰;向平安;;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6期

6 李孝东;;创业教育: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7期

7 焦健;;民办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题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8期

8 浦秦夏;;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与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8期

9 李月涛;;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10 严惠琴;;如何转变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J];华章;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霞;;如何增强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群辉;;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初探[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广阳;;浅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清;安春梅;施晓虹;;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文杰;董静;李振兴;;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6 王丽红;;首都高职毕业生就业前心态与对策浅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7 陆峻波;夏惠芸;杨建荣;;云南农业大学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与探索[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吴荣华;;高职毕业生就业法律问题探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刘虹嘉;;企业对商务高职毕业生素质需求的分析[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10 孟蕾;;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解困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炳坤 陈光明;沿海人才退守内陆 就业观念悄然转变[N];经济参考报;2008年

2 记者 刘洋 通讯员 胡建淼;浙江交通类高职毕业生人才市场受青睐[N];中国交通报;2008年

3 记者 杜宇 车玉明;就业观念难转变的背后是制度藩篱[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新华;制度决定就业观念[N];友报;2009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张敏;就业观念变 天地更广阔[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0年

6 万应慧;可赞不可叹的就业观念[N];辽宁日报;2010年

7 本报通讯员 皮亚明 丁长青;顺义中高职毕业生全就业[N];北京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丽霞;委员呼吁:青年的就业观念应改改了[N];联合时报;2009年

9 阙明坤;不宜苛责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罗宏伟;就业观念 从四处找“血”转变为就地造“血”[N];红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晓敏;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译旋;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靳京;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德伟;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初步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5 刘锋;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小能;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柴玉辉;高职毕业生工作适应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8 叶灵芬;嘉兴高职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金建孟;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叶小小;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4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34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f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