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拥有世界上很完善的教育制度和体系,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美国校企合作经过不断探索,创建了多种方式,积累了很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起步相比美国来讲比较晚,为了把高等职业教育中有关校企合作的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效,本论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通过考察中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比较中美的异同,总结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为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借鉴。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对中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研究。中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都随着其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中美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校企合作都存在多种方式:就美国而言,主要是技术准备教育、青年学徒制、校企契约、赛扶、先进性技术教育、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育等方式;就中国而言,主要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三方合作”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合作等方式。中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高等职业院校、企业的角色存在着差异,各有不同的特点。中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合作的具体方式多样化、合作中也是多方参与,但是中美之间在合作背景、合作的价值评判标准、合作各方的角色上存在着差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中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认为我国需要从政府、高等职业院校、企业三方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发挥各方在校企合作中应有的作用,共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中国 美国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绪论12-19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方法12-13
- 1.1.1 课题来源12-13
- 1.1.2 研究方法13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的目的13-14
- 1.2.2 研究的意义14
-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14-15
- 1.3.1 研究的创新点14
- 1.3.2 研究的难点14-15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15-19
- 1.4.1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4.2 国外研究现状16-19
- 第1章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理论界定19-23
- 1.1 校企合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9-20
- 1.1.1 什么是校企合作19
- 1.1.2 校企合作的意义19-20
- 1.2 校企合作的相关理论20-23
- 1.2.1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20-21
- 1.2.2 约翰·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论21-22
- 1.2.3 福斯特的职业教育理论22-23
- 第2章 中美两国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3-28
- 2.1 美国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3-26
- 2.1.1 美国校企合作的萌芽期23
- 2.1.2 美国校企合作的发展期23-24
- 2.1.3 美国校企合作的新纪元24-26
- 2.2 中国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6-28
-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校企合作(1949-1966)26
- 2.2.2 20 世纪改革开放时期的校企合作(1976-2000)26-27
- 2.2.3 进入21世纪的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2000-至今)27-28
- 第3章 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28-40
- 3.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28-33
- 3.1.1 技术准备教育28-29
- 3.1.2 青年学徒制29-30
- 3.1.3 校企契约30-31
- 3.1.4 赛扶31
- 3.1.5 先进性技术教育31-32
- 3.1.6 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育32-33
- 3.2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33-35
- 3.2.1“订单式”人才培养33-34
- 3.2.2 科技成果转化34
- 3.2.3“三方合作”人才培养34-35
- 3.2.4 习基地的合作共建35
- 3.3 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5-37
- 3.3.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5-36
- 3.3.2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6-37
- 3.4 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点37-40
- 3.4.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点37-39
- 3.4.2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点39-40
- 第4章 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案例40-45
- 4.1 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与北弗吉尼亚家庭服务中心的合作40-42
- 4.1.1 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与北弗吉尼亚家庭服务中心合作背景简介40-41
- 4.1.2 课程就业示范项目41
- 4.1.3 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的继续教育咨询41-42
- 4.2 山东交通学院和山东鲁能软件公司合作办学42-45
- 4.2.1 山东交通学院与山东鲁能软件公司合作背景简介42
- 4.2.2 山东交通学院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法42-44
- 4.2.3 山东交通学院校企合作的成果44
- 4.2.4 山东交通学院校企合作中的问题44-45
- 第5章 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异同分析45-50
- 5.1 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同性45-46
- 5.1.1 校企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45
- 5.1.2 校企合作的领域广、形式多样45-46
- 5.1.3 校企合作由多方共同参与46
- 5.2 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差异性46-50
- 5.2.1 中美两国校企合作在合作背景上的差异性46-47
- 5.2.2 中美两国校企合作在价值评判标准上的差异性47-48
- 5.2.3 中美两国在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关系上的差异性48-50
- 第6章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我国的启示50-60
- 6.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50-52
- 6.1.1 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宏观调控50-51
- 6.1.2 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学校的重视51
- 6.1.3 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体系相对完善51-52
- 6.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不足52-53
- 6.2.1 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不够52-53
- 6.2.2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匮乏53
- 6.2.3 校企合作缺乏“文化”支持53
- 6.3 美国校企合作对我国的借鉴意义53-60
- 6.3.1 美国校企合作对我国政府方面的启示54-56
- 6.3.2 美国校企合作对我国高职院校方面的启示56-58
- 6.3.3 美国校企合作对我国企业方面的启示58-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亚婷;;奥巴马力促企业与社区学院的合作[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2 葛媛媛;杜立娟;;美国合作教育对我国大学特色化发展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3 冯晓波;;美国的校企合作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孔凡成;;简述国外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及特点[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6期
5 金辉;;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应然路径[J];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6 熊荣生;;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存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年05期
7 刘艳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年18期
8 徐国庆;从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看我国高职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2期
9 刁叔钧;美国高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兴起与发展[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黄爱东;推进校企合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兼谈借鉴日本、英国等国家的经验[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玮;发展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邱致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3 赵琼;我国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冉;国内外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美两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