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培养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20:13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它肩负着大规模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政府各项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为不同的职业岗位培养了大批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但是受全球经济危机的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市场人才需求量急剧缩减,高职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找到一种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增强高职学生自身素质,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的基本框架由六部分内容构成。 (1)前言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问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思路与方法。 (2)理论综述部分。从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引出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包括基本概念的梳理,一般自我效能理论的功能、主体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和信息来源,并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作以简单评述。 (3)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本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心理、情感心理、择业心理等几方面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求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 (4)高职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形成、发展及其现状。为探索高职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提供了可靠依据,本章还深入地分析职业自我效能感对高职学生的影响。首先是在职业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职业效能感对职业的兴趣、选择、决策、以及职业调整的影响。其次是对学生学业的重要作用。 (5)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运用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教学模式,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6)研究的结论部分和对研究未来的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以柱;;以“以生为本”为视角论析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2 周昊明;;宿舍育人环境对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3 李胜明;;加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提升就业能力[J];吉林教育;2011年23期

4 邓丰曼;;转变观念,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5 庄小将;;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构建与培养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6 王庚;;高职教育市场营销学课程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探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7 赵林;;谈体育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8 黄小玲;;浅谈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德育教育[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9 杨军;;高职学院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邵有为;;电子信息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再泉;赵癸萍;;针对“90后”高职学生的班级管理研究[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李传鸿;;高职学生厌学现象的教学因素分析及对策初探——从抑制学生厌学角度谈高职教育特色[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黎广彬;;高职学生产生学习心理困扰的主要因素[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艾寿贵;龙蛰渊;;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与对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武瑞;张洪友;;关于高职学生《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6 卢勇威;;高职学生工学结合 实行“双考核”的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刘慧;;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对策[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艳;;高职学生产生学习心理困扰的原因初探[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何一澜;;例析高职学生的需要结构特点与发展趋势[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甘东;赵必华;;高职院校学生自杀态度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沈伟鑫 记者 包建永;台州学院:拓展训练增强就业能力[N];台州日报;2009年

2 陈晓春;九成研究生自感就业能力须提高[N];新华日报;2009年

3 张瑾 周艳梅;伊旗开展“六项培训”提升全旗就业能力[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4 李小安 永州职院财经系党支部书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职学生工作[N];永州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姜乃强;就业能力植入助学生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郑珉;高校毕业生如何提高就业能力[N];西藏日报(汉);2011年

7 杜习忠 冯保玉;落实市民待遇 提高就业能力[N];鹤壁日报;2011年

8 尹起浩;高职学生走俏职场[N];工人日报;2011年

9 记者 张鸣岐;政策补贴培训 提高就业能力[N];天津日报;2009年

10 韩昱 高飞;瞄准基层市场 提升就业能力[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熊会兵;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郑孝国;企业孵化器竞争力及其持续创造就业能力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郭志刚;无边界组织下雇佣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夏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徐佳;论职业教育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春敏;论我国就业结构的矛盾及其调整[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地花;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丁伟钧;广西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陈育林;高职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袁建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农郁祺;市场导向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姜兆波;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霞丽;高职学生犯罪及预防[D];苏州大学;2008年

8 刘毅;高职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唐继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周丽;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语文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57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57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a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