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课程开发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07:12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必须满足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及与之相应教育制度下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动态发展的劳动市场的需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均处于初期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研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显得更为薄弱,各方的争论仍停留在经验总结阶段,缺乏理论的深度,少数相关的研究也比较零散,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入手,针对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课程开发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目标定位的不准确,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三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四是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不断弱化,五是课程评价难以反映课程实施效果等等,探析其中具体原因有:一是课程开发指导思想局限于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影响,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双师”素质教师匮乏,三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保障无法落实,四是校企合作交流渠道不畅通等等,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成功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寻求适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的原则,针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分别进行了对策的探析,以期完善具有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特色的课程开发理论。
【图文】:
602741人增长至2009年的809296人,增长率为25.52%,在十个学科门类中增长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由2005年的24188人增长到2009年的29683人,,增长率为22.72%。如
据麦可思研究调研数据,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前100个职业小类中管理类职位共3S个,占38%,月收入最高为3066,最低为18了7,平均月收入2200,比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收入高于310元②。如图1一2,1一3所示: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收入前一百位职业小类对应专业比例图其他类专业管理类专业金融类专业9%理工类专业30%图1一 22009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收入前一百位职业小类对应专业(注:数据来源麦可思一《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①刘爱国《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职业发展教育2006(9):12②麦可思一《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httP://www.mycos.com.cn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18.5
本文编号:2705962
【图文】:
602741人增长至2009年的809296人,增长率为25.52%,在十个学科门类中增长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由2005年的24188人增长到2009年的29683人,,增长率为22.72%。如
据麦可思研究调研数据,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前100个职业小类中管理类职位共3S个,占38%,月收入最高为3066,最低为18了7,平均月收入2200,比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月收入高于310元②。如图1一2,1一3所示: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收入前一百位职业小类对应专业比例图其他类专业管理类专业金融类专业9%理工类专业30%图1一 22009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收入前一百位职业小类对应专业(注:数据来源麦可思一《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①刘爱国《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职业发展教育2006(9):12②麦可思一《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httP://www.mycos.com.cn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华;舒丹;;对西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陈任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3 郑晓梅;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概述[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高世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8期
5 付俊薇,张树海,赵金玉,戚翠芬;高等职业教育模块课程模式的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2年01期
6 邓泽民,陈庆合,郭化林;借鉴CBE理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模式[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韩志刚;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特征[J];现代技能开发;2002年02期
8 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年04期
9 陈竞芬;职业教育课程取向与课程研制模式(上)[J];教育导刊;2000年01期
10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年3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超;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欧丽荣;基于建构主义课程观的高职课程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05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0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