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培养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5:43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作为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高等职业教育也逐渐发展壮大,其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办学特点日趋明显。本文以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 本文通过对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基本情况、合作条件、合作现状和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在法律层面明确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权利义务;在实施层面提出了培养模式、培养程序的设计以及相应管理机构的设立。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迎合了市场需求,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对企业而言由于及早地通过订单向学校明确了用人标准,在校企双方签订的协议中明确了双方责任、权利、义务和违约条款,对学生的“规格”、“型号”和“质量”标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利于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形成企业与学校间的无缝对接。 本文解决了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缺乏理论依据,实施过程不完整,相应配套工作不完善等问题,对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今后校企合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18.5
【图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学院组织校企双方专家对制造行业的岗位进行剖析,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和序化并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职业需求导向,岗位能力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见图3一1)。社会需求行业调研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群)企业调研人才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构建图3一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Flgure3一 1Constl” ctionofcoursesystem(3)师资队伍学院站在“人才兴校”的战略高度,按照“教师与师傅合一”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制订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了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质量精良、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505人,其中专职教师207人,专业带头人32人,骨干教师39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6人,高级职称43人
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专业,戒成了4大特色专业(见表3一4);同时每个系至少有一个以上与专业对口的大中型企业联合办专业,已吸引4家企业与学院联合办二级学院(见图3一4),二级学院由企业投资在校内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几年来学院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资金达到9126万元,其中基本建设4990万元、设备4136万(企业投
本文编号:2738373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18.5
【图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学院组织校企双方专家对制造行业的岗位进行剖析,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和序化并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职业需求导向,岗位能力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见图3一1)。社会需求行业调研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群)企业调研人才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构建图3一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Flgure3一 1Constl” ctionofcoursesystem(3)师资队伍学院站在“人才兴校”的战略高度,按照“教师与师傅合一”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制订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了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质量精良、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505人,其中专职教师207人,专业带头人32人,骨干教师39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6人,高级职称43人
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专业,戒成了4大特色专业(见表3一4);同时每个系至少有一个以上与专业对口的大中型企业联合办专业,已吸引4家企业与学院联合办二级学院(见图3一4),二级学院由企业投资在校内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几年来学院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资金达到9126万元,其中基本建设4990万元、设备4136万(企业投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云飞;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8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3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