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23:51
【摘要】:近年来,随着党中央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教育脱贫也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解决好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促进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更好地就业,本文以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结合走访调查和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多年工作经验积累,分析了影响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质量的客观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和主观因素(贫困生就业心理贫困,自我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过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就业准备不充分)。运用供给需求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从社会制度、学校措施、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提升三个层面,提出完善贫困生就业保障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扶持自主创业、优化专业设置、完善信息化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提升实践技能、引导服务基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促进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的可行性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17.38
【图文】:

毕业生,专业分布,性别分布,学院


图2-1逦2015-2017届贫困毕业生性别分布图逡逑2.贫困毕业生的专业分布逡逑学院2015-2017年高职毕业生中贫困毕业生149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在21个专业,分别是护理、护理(中外合作)、助产、药学、中药、理、生物制药技术、保健品开发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技术(放射治疗方向)、眼视光技术、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方向)、口腔医学、康复治疗技术、体育保健、卫生信息管理、医疗美容技术。逡逑

专业分布,毕业生


2-1邋2015-2017|近3年毕|近3年贫困毕|贫困毕业生占^逡逑号邋名称逦业生人数业生人数逦该专业毕业生比例逡逑 ̄T ̄逦助产逦——逦450 ̄逦137逦30.44%逡逑2逦护理逦一逦2309 ̄逦637逦27.59%逡逑3逦临床医学逦^逦766逦228逦29.77%逦^逡逑4逦医学检验技术逦492邋—逦86逦17.48%逡逑康复治疗技术逦256逦57逦'逦22.27%逡逑 ̄6 ̄逦口腔医学逦 ̄ ̄逦240逦44逦18.33%逡逑 ̄T ̄逦医学影像技术逦268邋_逦43逦16.04%逦—逡逑 ̄8 ̄逦药学逦796邋—逦127逦15.95%逦—逡逑9逦其他专业逦1107丨邋137逦12.38%逦—逡逑各专业贫困毕业生占该专业毕业生人数比例情况如表2-1。贫困毕业生人数毕业生人数比例最高的是助产专业,30.44%,高于近三年贫困毕业生占比8个百点;其次是临床医学专业29.邋77%,第三是护理专业27.邋59%。其他十几个专业贫困业生占比仅为12.邋38%,低于贫困毕业生占比22.邋38%十个百分点。从整个学校的生比例来看,近5年学校贫困生比例维持在19%-21%之间,助产、临床医学和护这三个专业的贫困生比例也是位于前三位,均高于学校平均贫困生比例。逡逑

贫困生,单位分布,毕业生就业,占比


相比全校近三年高职毕业生76%在医药卫生单位就业,2%升学入伍,22%药卫生类企事业单位就业,贫困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更高,升学入伍比例更表2-4,贫困生在省级、地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比例为20.邋48%,高于非贫贫困毕业生到县级及以下基层乡镇卫生院、诊所就业的比例达32.邋77%,高于非生下基层就业的比例。贫困毕业生在医药企业、民营医院、非医药企业就业的均低于非贫困生。可见,大部分贫困生在择业时把“稳定”放在首位。逡逑逦邋表2-4邋2015-2017届贫困与_贫困毕业生就¥去向情况表逡逑序号逦毕业生类型逦就业人数逦占比逡逑省级、逦非贫困生逦814逦15.95%逦'逡逑1逦贫困生逦305逦20.48%逡逑丽逦非贫困生逦1203逦23.57%逡逑2及^Jg疗逦贫困生逦488逦32.77%逡逑逦单位逦逡逑"T逦非贫困f逦1063邋"逦20.83%— ̄逡逑逦企业逦^逦贫困生逦262逦17.60%逡逑 ̄逦非贫困生逦746逦14.62%逡逑^— ̄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露;周艳;王静;;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高职贫困生就业中的诚信教育[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19期

2 程盛杲;林蔚;赵健杰;;贫困生就业创业精准帮扶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年04期

3 沈黎芳;唐云梅;;高校贫困生就业援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年03期

4 滕飞;;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与探究[J];才智;2019年24期

5 王德光;王晓娟;李方龙;;浅析农林院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文教资料;2013年26期

6 于艳玲;;提升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2018年23期

7 贺江平;宋玲;;代际伦理视阈中的贫困生就业难问题[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年06期

8 陈炳曦;;构建高职贫困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络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9 叶玉娣;;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帮扶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年15期

10 白莲莲;;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苗旭;李青山;;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A];“决策论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2 王自华;;浅谈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周娟;;贫困生就业心理全程化干预策略研究[A];第九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杨宝光;共青团“千校万岗”行动服务贫困生就业[N];中国青年报;2019年

2 杨朝清;贫困生就业需要“弱势补偿”[N];贵州日报;2018年

3 张炜;帮贫困生就业 助乡里人脱贫[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8年

4 谢昱航;优先安置贫困生就业有损公平[N];中国青年报;2008年

5 本报评论记者 汪莹;对贫困生就业也要“精准帮扶”[N];嘉兴日报;2017年

6 记者 吴琳 通讯员 于艳新;100% 大连助贫困生就业[N];光明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刘玉;贫困生就业 一个都不少[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记者 龙超凡 通讯员 唐红波;厦门理工帮扶贫困生就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通讯员 张成;辽宁省投入1250万元援助贫困生就业[N];中国人事报;2010年

10 郭荣梅;为贫困生就业开辟绿色通道[N];中国交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熊小娟;高校贫困生就业扶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2 赖文金;医学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3 叶逢杰;高校贫困生就业分析及对策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陆小丽;高校贫困生就业扶助政策实施困境及其排解[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刘小红;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 刘思;江西省高校贫困生就业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7 唐佳;增权理论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8 曾铌铌;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0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60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