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71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秉健;;全市新生劳动力65%由职校输送职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 上海职业教育已成为新生劳动力就业主渠道[J];上海成人教育;1998年Z1期
2 陈绍军;安华萍;;如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解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4期
3 姚多忠;如何办好中专升格的高职学院[J];教育文汇;2002年06期
4 韩丽莎;申小军;宋瑞雪;龙凤英;;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6期
5 黄云刚;李配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抓住机遇 扎实工作 加快云南省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J];云南教育(视界版A);2005年12期
6 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教育公平问题[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汪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8 徐元俊;;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制的完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4期
9 缪宁陵;;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年03期
10 郭文;准确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树青;;充分发挥老教授智力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代序)[A];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2006年
2 李玫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与社会生活导向关系浅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李英英;张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德国双元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前言[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鲁加升;;民办高职健康发展探析[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桂芳;张学英;任秀巧;;WTO环境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8 张银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认识[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可淑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改革探讨[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赵跃进;闫达远;张经武;武红;陈丽英;;为社会服务办好高等职业教育[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彦;探索职教发展新路[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记者 师擎 实习生 沈轶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落实科教优先战略[N];南京日报;2006年
3 段云行;高职专科必须以“特”取胜[N];湖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崔霞;以最优异成绩迎接未来挑战[N];深圳商报;2006年
5 作者系上海市教科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马树超;职业教育大发展需谨慎应对[N];人民政协报;2007年
6 陵县职业中专学校校长 傅聚升;抓住发展机遇开创职教新局面[N];德州日报;2008年
7 宗禾邋崔葳;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繁荣发展[N];淄博日报;2008年
8 熊丙奇;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提高学历层次?[N];苏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妍;着手兴办4年制本科高职教育[N];深圳商报;2009年
10 阚敏(作者系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院长);高等职业教育大有可为[N];解放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2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闫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艳秋;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陶波;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曦;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韩爱群;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曾玉清;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李金春;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D];苏州大学;2005年
8 周娟娟;政府在高职办学中的职责界定[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伍川勇;四川省技术监督学校技术监督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龚福明;高职院校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84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8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