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20-09-26 21:2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教高[2006]16号文指出:“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发[2005]35号文也强调了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发[2004]16号文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只进行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不是完整的职业教育,只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加上市场经济本身的功利性等负面因素,对职业道德教育影响较大。因此,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是高职院校当前重要的教育任务。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以后又多次强调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并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和职业道德的行业性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密切联系社会、企业的工作环境,所以工学结合模式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调查分析的方法总结了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工学结合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的优势;工学结合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工学结合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当代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明了我国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指出了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高职生素质的必然要求以及高职生就业成才的客观需要。 第二部分分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势。主要是:1.工学结合为高职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供了职业环境;2.有利于对高职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形成;3.更符合高职教育的特征要求;4.有利于突出主体性教育思想;5.有利于实现知行统一 第三部分指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主要有:1.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滞后;2.职业道德教育地位不高,重视不够;3.校企合作不力影响职业道德教育成效;4.社会不良诱导因素给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一定负面影响;5.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存在一定问题;6.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脱节。 第四部分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道德教育思考与对策:1.提高认识,转变职业道德教育观念;2.注重实践育人,实施企业化的职业道德教育;3.丰富职业道德教育内涵;4.形成校企合作互动教育模式;5.加强思想政治基础理论教学,提高高职生抵制社会不良诱导因素影响的能力;6.提高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7.建立和完善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笔者在职业院校有14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况比较了解,在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及对本院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就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主要观点如下: 1.良好的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下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的关键。目前工学结合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校企合作整体情况不如人意,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这直接影响了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要提高企业积极性,笔者认为首先要正确理解校企合作的多赢性,其次学校作为主办方有责任主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突出自己的优势、注意企业方的经济利益、为企业减轻负担等。 2.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建立和完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如何应遵循知识能力和行为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根据工学结合下职业道德教育特点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方面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机制。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G71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基本思路和写作提纲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当代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概念界定
        2.1.1 高等职业教育
        2.1.2 职业道德
        2.1.3 职业道德教育
    2.2 当代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2.2 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2.3 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高职生素质的必然要求
        2.2.4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生就业成才的客观需要
3.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势
    3.1 工学结合的定义
    3.2 工学结合历史沿革
    3.3 工学结合下的职业道德教育优势
        3.3.1 工学结合下职业道德教育
        3.3.2 工学结合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职业环境
        3.3.3 工学结合有利于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和形成
        3.3.4 工学结合更符合高职教育的特征要求
        3.3.5 工学结合有利于突出主体性教育思想
        3.3.6 工学结合有利于实现知行统一
4.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滞后
    4.2 职业道德教育地位不高,重视不够
    4.3 校企合作不力影响职业道德教育成效
    4.4 社会不良诱导因素给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4.5 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
    4.6 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脱节
5.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5.1 提高认识,转变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5.2 丰富职业道德教育内涵
        5.2.1 职业道德教育中引进行业道德规范
        5.2.2 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5.2.3 职业道德教育中汲取现代的和国际的职业道德意识
        5.2.4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5.3 形成校企合作互动教育模式
        5.3.1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成效
        5.3.2 职业道德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
        5.3.3 扩大职业道德教育队伍
    5.4 加强思想政治基础理论教学,提高高职生抵制社会不良诱导因素影响的能力
    5.5 提高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5.6 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下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珏;;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龙春江;;工学结合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郑春雨;;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高职学生养成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6期

4 张国基;王占锋;刘藏者;;工学结合形势下示范性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年27期

5 汤玉华;;试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J];世纪桥;2008年20期

6 卢艳兰;论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理论界;2004年02期

7 欧阳剑波;;“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创新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刘天娥;;在真实道德冲突中提升道德判断和行为抉择能力[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高红杰;;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和特点[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26期

10 徐子州;;浅析工学结合对高职营销专业学生思想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玲;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建写;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7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27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