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20:37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要实现城乡高职学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需要有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职业观指引。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的职业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采用《高职学生社会资本量表》和《高职学生职业观量表》,调查广东省各地区城乡高职学生共636名。结果显示:第一,高职学生总体的社会资本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第二,高职学生总体的职业观的特征是重利益轻责任、重发展轻稳定。第三,职业观在学校所在地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高职学生比农村高职学生更加重视自我发展、社会地位、现实利益,工作稳定和社会责任没有差异且最受忽略。结合以上两个量表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高职学生社会资本与职业观之间在总体和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高职学生社会资本的存量可以正向预测和影响职业观的形成与发展。为更深入地了解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采用《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访谈提纲》对广东省各地区共10名城乡高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形成过程中专业选择具有依赖性、职业选择具有功利性、职业规划具有模糊性、职业定位具有工匠性。第二,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城市高职学生受血缘关系的影响较深刻,而农村高职学生更易受亲缘关系的影响,更注重工作稳定;城市高职学生组织社会资本较丰富,比农村高职学生更重视自我发展;城市高职学生专业社会资本较丰富,比农村高职学生更加重视现实利益;公共社会资本对城市和农村高职学生的影响甚微。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围绕高职学生职业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引导城乡高职学生形成重视长远发展、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职业观的差异化策略。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职业观的形成阶段上,结合影响职业观形成的关键性事件进行具有针对的职业观教育,专业志愿选报前开展选报科学指导;知识技能获得中培养职业认同感;就业指导过程中增强职业责任感;就业后职业发展追踪提高职业稳定性。
【学位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717.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职业观研究
        二、高职学生职业观研究
        三、城乡学生社会资本差异的研究
        四、社会资本促进积极职业观形成的对策研究
        五、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拟突破难点
第二章 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职业与职业观的概念
        二、社会资本与高职学生社会资本的概念
        三、城乡差异的概念
    第二节 社会资本影响高职学生职业观的理论基础
        一、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二、“强关系”理论与“弱关系”理论
第三章 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假设
    第二节 问卷预测与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预测)
        二、项目分析
        三、信度和效度检验
    第三节 问卷正式施测的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正式施测)
        二、城乡高职学生社会资本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三、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四、城乡高职学生社会资本与职业观的相关分析
        五、城乡高职学生社会资本影响职业观的回归分析
        六、问卷调查研究的结论
第四章 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影响的访谈调查研究
    第一节 访谈调查设计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工具
        四、访谈资料收集与整理
    第二节 访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形成与现状分析
        二、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访谈结果分析
        三、访谈调查研究的结论和启示
第五章 基于社会资本促进城乡高职学生积极职业观形成的对策
    第一节 专业思想建立期:专业志愿选报前开展选报科学指导
        一、协助学生增强专业志愿选报的科学性
        二、提高农村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
    第二节 职业选择迷茫期:知识技能获得中培养职业认同感
        一、农村高职学生自觉强化知识技能
        二、实训技能训练中渗透职业认同感
        三、校企合作实习中提高职业认同感
    第三节 职业规划迷茫期:就业指导过程中增强职业责任感
        一、学校指导学生增强职业责任感
        二、长辈引导晚辈树立职业使命感
    第四节 事业观形成期:就业后职业发展追踪提高职业稳定性
        一、建立健全高职学生职业发展追踪机制
        二、城市高职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稳定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95后”大学生职业观培养路径[J];科技创业月刊;2018年11期

2 王海宾;于游;;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辅导员如何引领大学生职业观[J];改革与开放;2018年03期

3 楠乡;;你看懂员工的职业观了吗[J];光彩;2018年07期

4 黄传钧;;试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J];文教资料;2014年21期

5 吴凯;;“匠人”精神对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启示——兼论当代中日大学生的职业观[J];文教资料;2016年28期

6 张宁;;职业观培养与高校商业文化建设[J];林区教学;2017年06期

7 宋倩;;韩国小学生职业观:因父母收入高低存差异[J];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01期

8 黄丹;;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职业观的调查分析——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书育人;2013年24期

9 刘冰;浅议职业观教育[J];黑河教育;1998年04期

10 刘冬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J];江西教育;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方富熹;陈双双;郗慧媛;;关于北京市中学生对学习压力适应能力的研究——关于升学观和职业观[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2 鲍焕然;;古代秘书职官及幕僚与当代秘书职业观[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3 许元林;;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宋斌;丁刚;王林丽;;官本位对职业技术人力资源的桎梏及其消解[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周少英;;爱心牵动甜蜜的事业——解读邹韬奋从业理念[A];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国编辑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丁慧林;;浅析儒家思想对研究生职业观的影响[A];“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7年

7 周玉竹;;落实办学理念 奠基成功人生[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诗源 武汉 学生;摒弃刻板的职业观[N];长江日报;2017年

2 湖南省岳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徐载满;树立和倡导正确的职业观[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岳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徐载满;要树立和倡导正确的职业观[N];岳阳晚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邹吉宏 实习生 董立景;职场“闪离族” 挑战职业观[N];青岛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陈慧 夏升权;专家建议 大学生就业要有“职业观”[N];中山日报;2009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 周石;正视就业压力,树立正确职业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唐永泽;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韩晓芳;落后职业观是就业的枷锁[N];山西日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张迎春 通讯员 马建军;践行政协职业观 忠诚奉献终不悔[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2年

10 郭麟 福建宁德边防支队支队长;坚持“四有”标准 树立正确职业观[N];中国边防警察报;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丘少云;社会资本对城乡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年

2 杨丽娟;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观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3 周莹;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4 何顺姣;“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5 刘晓波;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丽云;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柒文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妮莎;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职业观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9 夏琪;马克思主义新闻职业观论纲[D];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

10 刘丽;黄远生新闻职业观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7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27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a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