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安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18:46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生产力迅速发展,城市中部分二、三产业转移到农村,农村产业结构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农村中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职业教育作为劳动力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承担着对数以亿计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的任务,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职业教育学校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劳动力,在劳动力再配置过程中发挥了合理的、必要的作用,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支撑。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安徽农村职业教育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具有合理性的优势。本文以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既从宏观着眼又从中观给力,运用大量数据认真分析了安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安徽农村城镇化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并进一步探究了安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就其出现的问题从政府、社会和职业院校三方应做出的努力提出自己的思考。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对核心概念加以提炼概括,梳理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对安徽农村城镇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安徽农村城镇化成就辉煌,安徽公共基础设施渐趋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绿色节能水平持续上升,然而,安徽经济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六省相较而言经济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第三章则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三个层面来论证安徽农村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农村职业教育。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人才支撑。随着安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村职业教育在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最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受教育者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帮助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第四章从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观念、社会力量参与度、师资和办学方向四个方面来分析安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难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农村职业教育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准;第五章就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安徽农村职业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学位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71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基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不足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安徽农村城镇化现状
    一、渐趋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
        (一) 公用基础设施情况不断改善
        (二) 交通状况不断改进
    二、不断提升的社会服务水平
        (一) 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人数增多
        (二)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三) 信息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四) 公共图书馆建设有待加强
    三、持续上升的绿色节能水平
    四、有待提高的经济城镇化水平
第三章 安徽农村城镇化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
    一、产业结构的转变需要农村职业教育
        (一)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层次较低
        (二) 农业在业人口过高的比例
        (三) 偏低的受教育程度的制约
    二、转移农村劳动力需要农村职业教育
        (一) 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集聚
        (二) 外出务工人员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与较低的工资水平
        (三) 外出务工人员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
        (四) 外出务工人员较低的文化程度与较少的培训经历
    三、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需要农村职业教育
        (一) 安徽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大
        (二) 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城乡之间消费差距大
第四章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安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安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二、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难变
        (二) 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强
        (三) 优质的高素质的师资缺乏
        (四) 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准
第五章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安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一、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改善境地
    二、发挥政府的统筹功能以提高服务能力
    三、精准确立办学方向以获得生机
    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提供保障
    五、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以增强活力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丹;;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09期

2 孙健;贺文瑾;;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年18期

3 钱闻明;吴晓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年17期

4 俞启定;;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5 龙翠红;;中国的教育回报率是如何分布的?——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7年04期

6 李小琼;;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06期

7 苏丽锋;;职业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3期

8 张军;刘敏;;职教发展定位中政府监管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7年16期

9 李妍;;基于就业促进的农民工职业教育实施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05期

10 张锋;;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鹏;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7年

2 王伟;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3 李成宇;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4 禹四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5 朱晓龙;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财政体制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6年

6 王波;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经济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7 徐小容;以“共治”求“善治”: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公共理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26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26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