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职生通用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实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06:27
  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职业教育的最大目标恰恰就是为企业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技术人才,但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中职毕业生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工作表现与能力差强人意,企业对其寄予厚望,却往往落于失望,在职校教育与企业就业之间产生的巨大落差要如何解决呢?针对以上的情况,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职教育试图从办学模式、师资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着重于加强对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苦于手段的不足,对中职生职业能力实际提高效果却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实施,目前各中职院校采用的评价体系,侧重于学生知识的评价,却忽视了技能的考核,从而导致中职教育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企业的认可。评价如同指挥棒,它指引着我们教育发展的方向。本研究从学生评价研究入手,构建一套与中职生职业能力发展理念相耦合的中职生通用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促进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试图有效缓解企业对中职生能力的期望与中职生能力薄弱的矛盾。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从现状问题出发,确定了本研究的研究意义,明确本次研究的内容与框架及实施步骤。第二章:主要...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职生通用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实施研究


1研究思路架构图

统计图,评价方式,上饶市,统计图


在使用评价方式方面,有71%的教师反映出所在学校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平时表现十期中期末考试”方式,有340k的教师认为采用了“期中+期未考试”评价,有12%的教师认为各种方式都存在。具体情况见图3.2.1所示。

分布情况,上饶市,评价主体,分布情况


在评价实施主体方面,有79?0采用教师评价方式,有35%采用了学生自评方式,有23%采用了企业评价的方式,120rk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还有34%采用了综合评价的方式。具体情况见图3.2.2所示。‘!脸州广:才、广、厂、广、广_____________}图3.2.2上饶市部分职业学校学生评价主体分布情况图(三)关于评价内容在评价内容方面,学科知识占到85%,专业技能占72%,思想品德占570th,职圣l巨能力占23%,其它 ;!f12%。具体情况见图3.2.3月了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探析[J]. 张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5)
[2]中职计算机课程学业评价体系探索[J]. 薛艳红.  现代农村科技. 2010(07)
[3]初中学生音乐学习评价对其创造力的影响[J]. 张艳平.  科技资讯. 2010(06)
[4]关于高职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 李健.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5]关于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与研究[J]. 杜德昌.  中国成人教育. 2009(19)
[6]刍议中职校学生评价[J]. 钱可铭.  福建建材. 2009(05)
[7]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对接[J]. 米添喜.  西部财会. 2009(10)
[8]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问题浅谈[J]. 刘超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3)
[9]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 魏春梅.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8(03)
[10]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J]. 黄斌.  职业教育研究. 2007(10)

博士论文
[1]“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 吴晓义.东北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 杨琼.浙江师范大学 2010
[2]中职学生数学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余晓如.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D]. 孙冬英.浙江工业大学 2007
[4]语文学习评价研究[D]. 李金云.西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21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21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