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教生自我同一性和偏差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08:28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年期社会化的主要课题,这一确立过程深深地植根于所处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青少年在完成自我同一过程中的种种尝试、选择和体验,会给他们带来较多的、偏离于社会主流文化之外的行为。本文采用由江南发根据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编制和修订的“青少年的同一性危机量表”及自编的偏差行为调查表,对406名职校生进行定量研究,从时代的视角调查他们的同一性危机状况和偏差行为特点,所得数据经统计检验发现:职校生在各类偏差行为上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和性别差异,高职生的偏差行为相对较少,男生的偏差行为显著地多于女生;职校生在同一性危机的层面上存在学校类型差异,高职生同一性的危机水平在三类职校生中最低;同一性危机的各层面与偏差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相关程度。本研究为职业技术教育寻求有效的学生管理策略以及学生心理发展辅导提供切实的心理学依据。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概念的界定
    2.2 被试
    2.3 测量工具
    2.4 施测过程
    2.5 数据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职教生在偏差行为上的差异特点
    3.2 职教生在同一性危机量表各层面得分的差异
    3.3 偏差行为与同一性各层面相关程序的特点
4. 分析与讨论
    4.1 职教生偏差行为的特点
    4.2 同一性危机量表得分的差异特点
    4.3 自我同一性危机量表各层面与偏差行为的相关特点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 张日昇,陈香.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2]盛世隐忧——来自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报告[J]. 余逸群.  青年探索. 2001(01)
[3]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J]. 郑维新.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0(03)
[4]劳教人员早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 于海琴.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03)
[5]首都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调查[J]. 张明德,刘长顺.  青年研究. 1999(08)
[6]澳门在学青少年偏差行为和观念的比较研究[J]. 李小鹏.  当代青年研究. 1999(02)
[7]大众传媒对台湾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J]. 王淑女.  青年研究. 1998(11)
[8]自我同一性状态对时间透视体验的结构关系研究[J]. 郑涌,黄希庭.  心理科学. 1998(03)
[9]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张青方.  青年研究. 1998(05)
[10]父母养育不当与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性研究[J]. 舒明跃,李丛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9(05)



本文编号:2933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33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