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材的内容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31 02:17
目前,作为理实一体化课程重要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材,依然呈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二元分离的状态。从知识论视角来看,理实一体化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融合。实践化的理论知识是理实一体化的结合点,而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机制具有逻辑性、情境性、迁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的三种模型中,部分融合式模型最适合理实一体化教材改革。根据部分融合式整合模型,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材应依照职业能力进行内容选取,围绕工作任务进行内容组织。
【文章来源】:教育与职业.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理实一体化教材整体结构的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材中教材内容与工作任务结构设计的对应关系
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为例,如图1所示。学习“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这部分内容,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具体的学习目标,一是明确文学作品的主要类型(童话、故事、诗歌、散文等)和教育目标,二是初步掌握文学作品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要点,三是锻炼实际组织文学作品活动的能力。其中,明确文学作品的主要类型和教育目标与实际组织文学作品活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也确实是作为一名幼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所以我们把“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主要类型和教育目标”设定为理论知识A。事实上,学生只需要知道文学作品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即可,但我们更希望学生能够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以便在日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也就是不仅具备组织诗歌活动的能力,还能够灵活地组织童话、故事、散文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活动。所以学生应当知道组织诗歌活动时的“结合教具及提问的形式”(实践知识),其目的是“引导幼儿通过操作体验理解作品”(理论知识B)。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设计教材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理论知识A、理论知识B和实践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该模型极有可能变为传统叠加式。这提醒我们,既然是理实一体化教材,那么理论知识A所占的比重不宜过大,否则就会导致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其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倒不如将理论知识A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单独开设,如单独开设为“幼儿文学”课程。
本文编号:2948752
【文章来源】:教育与职业.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理实一体化教材整体结构的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材中教材内容与工作任务结构设计的对应关系
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为例,如图1所示。学习“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这部分内容,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具体的学习目标,一是明确文学作品的主要类型(童话、故事、诗歌、散文等)和教育目标,二是初步掌握文学作品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要点,三是锻炼实际组织文学作品活动的能力。其中,明确文学作品的主要类型和教育目标与实际组织文学作品活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也确实是作为一名幼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所以我们把“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主要类型和教育目标”设定为理论知识A。事实上,学生只需要知道文学作品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即可,但我们更希望学生能够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以便在日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也就是不仅具备组织诗歌活动的能力,还能够灵活地组织童话、故事、散文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活动。所以学生应当知道组织诗歌活动时的“结合教具及提问的形式”(实践知识),其目的是“引导幼儿通过操作体验理解作品”(理论知识B)。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设计教材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理论知识A、理论知识B和实践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该模型极有可能变为传统叠加式。这提醒我们,既然是理实一体化教材,那么理论知识A所占的比重不宜过大,否则就会导致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其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倒不如将理论知识A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单独开设,如单独开设为“幼儿文学”课程。
本文编号:2948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4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