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培养目标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7 12:06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异军突起,正处于蓬蓬勃勃的发展阶段,日趋显示出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科技、人才、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几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发展过程中,目前还处于开拓、创建、探索前进的时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去奋力探索。本文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了高职培养目标这个重要课题,运用分析法、文献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高职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总结了德、美、法、韩四国的现状、特点和可以借鉴的经验。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研究,借鉴成功经验,阐释基本理论,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旨在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而予以探讨。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教育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对高职培养目标提出新要求
1.1.2 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完善合理的高职培养目标是必要的
1.1.3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呼唤科学合理的高职培养目标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高职培养目标概述
2.1 高职培养目标概述
2.1.1 高职相关概念的区分
2.1.2 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义与特点
2.1.3 高职培养目标的构成
2.1.4 高职培养目标的作用及意义
2.2 我国高职培养目标的变迁
第三章 高职培养目标的制订原则和依据
3.1 高职培养目标的制订原则
3.1.1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1.2 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
3.1.3 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
3.2 高职培养目标的制订依据
3.2.1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
3.2.2 依据教育的目的
3.2.3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
3.2.4 依据受教育者自身的条件和要求
3.2.5 依据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3.2.6 依据培养综合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人才的时代要求
第四章 国外高职培养目标制订的做法与经验
4.1 美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4.1.1 美国高职培养目标的依据
4.1.2 美国的高职培养目标
4.1.3 美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4.2 德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4.2.1 德国高职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4.2.2 德国高职培养目标的主要类型
4.2.3 德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4.3 法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4.3.1 法国高职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4.3.2 法国的高职培养目标
4.3.3 法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4.4 韩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4.4.1 韩国高职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4.4.2 韩国的高职培养目标
4.4.3 韩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4.5 国外高职培养目标的基本经验
4.5.1 国外制订高职培养目标的经验
4.5.2 国外保障高职培养目标实施的经验
第五章 我国高职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1 当前我国高职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
5.1.2 高职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5.1.3 高职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5.2 高职培养目标问题的分析
5.2.1 对高职培养目标理解的偏差
5.2.2 对高职培养目标执行的偏差
5.3 完善我国高职培养目标的建议
5.3.1 关于高职培养目标制订方面的建议
5.3.2 关于高职培养目标执行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王德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29)
[2]战后韩国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J]. 黄日强,黄勇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03(25)
[3]现代职教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 雷正光. 职教论坛. 2003(09)
[4]从培养目标与高职特征谈高职教育改革[J]. 顾青. 现代技能开发. 2003(05)
[5]未来50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J]. 陈国良,张振助,徐坚成,高书国. 教育发展研究. 2003(Z1)
[6]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挑战[J]. 胡瑞文,傅禄建,张珏. 教育发展研究. 2003(Z1)
[7]国内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比较[J]. 李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8]高职能力培养目标模式初探[J]. 冯伟国,徐静镠. 教育发展研究. 2002(11)
[9]韩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J]. 吴全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20)
[10]试论高职培养目标的特征[J]. 蒋士会,李洁.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2)
本文编号:2982851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教育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对高职培养目标提出新要求
1.1.2 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完善合理的高职培养目标是必要的
1.1.3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呼唤科学合理的高职培养目标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高职培养目标概述
2.1 高职培养目标概述
2.1.1 高职相关概念的区分
2.1.2 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义与特点
2.1.3 高职培养目标的构成
2.1.4 高职培养目标的作用及意义
2.2 我国高职培养目标的变迁
第三章 高职培养目标的制订原则和依据
3.1 高职培养目标的制订原则
3.1.1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1.2 重视学生的自身发展
3.1.3 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
3.2 高职培养目标的制订依据
3.2.1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
3.2.2 依据教育的目的
3.2.3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
3.2.4 依据受教育者自身的条件和要求
3.2.5 依据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3.2.6 依据培养综合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人才的时代要求
第四章 国外高职培养目标制订的做法与经验
4.1 美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4.1.1 美国高职培养目标的依据
4.1.2 美国的高职培养目标
4.1.3 美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4.2 德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4.2.1 德国高职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4.2.2 德国高职培养目标的主要类型
4.2.3 德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4.3 法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4.3.1 法国高职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4.3.2 法国的高职培养目标
4.3.3 法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4.4 韩国高职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借鉴
4.4.1 韩国高职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4.4.2 韩国的高职培养目标
4.4.3 韩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保障
4.5 国外高职培养目标的基本经验
4.5.1 国外制订高职培养目标的经验
4.5.2 国外保障高职培养目标实施的经验
第五章 我国高职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1 当前我国高职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
5.1.2 高职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5.1.3 高职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5.2 高职培养目标问题的分析
5.2.1 对高职培养目标理解的偏差
5.2.2 对高职培养目标执行的偏差
5.3 完善我国高职培养目标的建议
5.3.1 关于高职培养目标制订方面的建议
5.3.2 关于高职培养目标执行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王德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29)
[2]战后韩国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J]. 黄日强,黄勇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03(25)
[3]现代职教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 雷正光. 职教论坛. 2003(09)
[4]从培养目标与高职特征谈高职教育改革[J]. 顾青. 现代技能开发. 2003(05)
[5]未来50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J]. 陈国良,张振助,徐坚成,高书国. 教育发展研究. 2003(Z1)
[6]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挑战[J]. 胡瑞文,傅禄建,张珏. 教育发展研究. 2003(Z1)
[7]国内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比较[J]. 李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8]高职能力培养目标模式初探[J]. 冯伟国,徐静镠. 教育发展研究. 2002(11)
[9]韩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J]. 吴全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20)
[10]试论高职培养目标的特征[J]. 蒋士会,李洁.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2)
本文编号:2982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8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