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22:51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各种新职业产生的同时旧的职业不断消亡。这就使教育所培养的劳动者必须具有职业转换能力,“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教育中的价值正在于此。但此思想在西方各种教育思潮的冲击下处于式微之态,重新研究“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中的当代价值有利于当前教育改革。“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最早萌芽于卢梭、裴斯泰洛奇、欧文等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的教育观点之中。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吸收了前人的这一思想,并第一次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列宁、克鲁普斯卡雅、马卡连柯等苏联学者在苏联建国后,根据国情从内容、实践形式、影响范围等方面发展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我国学者也对此思想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在我国实施了几十年的“劳动技术教育”就是建立在根据中国国情发展了的“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之上。在当今,“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新的起点上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及本质内涵。“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它也是教劳结合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它...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当代教育改革亟需对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价值重新认识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研究的设想及方法
一、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一) 马克思之前的综合技术教育思潮
(二) 马克思对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论述
(三)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苏联的发展
(四)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
(五) 当代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新特征及本质与内涵
二、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
(二)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教劳结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有利于完善我国素质教育理论
三、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二)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三)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对普通专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的意义[J]. 罗忠明,戴明元. 职业教育研究. 2008(10)
[2]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 吕政,周贻春,唐海萍.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8(Z2)
[3]适应时代要求 认清高等教育改革方向[J]. 龚克. 中国高等教育. 2008(06)
[4]发达国家推进职业教育的新特点[J]. 孙咏梅,赵卫.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5]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J]. 柳清秀,杨菲菲. 教育与职业. 2007(32)
[6]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增强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 吴树青.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05)
[7]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培养[J]. 吕景泉. 世界教育信息. 2007(07)
[8]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 谭顺福. 管理世界. 2007(06)
[9]职业教育应加强实践教学[J]. 谢新宇,曹辉. 吉林教育. 2007(05)
[10]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探讨[J]. 郭秀敏,马丽肖.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09)
硕士论文
[1]中小学实施教劳结合的途径研究[D]. 解广夫.西南大学 2008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D]. 谢勇旗.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37044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当代教育改革亟需对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价值重新认识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研究的设想及方法
一、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一) 马克思之前的综合技术教育思潮
(二) 马克思对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论述
(三)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苏联的发展
(四)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
(五) 当代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新特征及本质与内涵
二、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
(二)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教劳结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有利于完善我国素质教育理论
三、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二)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三)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对普通专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的意义[J]. 罗忠明,戴明元. 职业教育研究. 2008(10)
[2]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 吕政,周贻春,唐海萍.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8(Z2)
[3]适应时代要求 认清高等教育改革方向[J]. 龚克. 中国高等教育. 2008(06)
[4]发达国家推进职业教育的新特点[J]. 孙咏梅,赵卫.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5]规避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的对策探讨[J]. 柳清秀,杨菲菲. 教育与职业. 2007(32)
[6]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增强创新能力 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 吴树青.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05)
[7]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培养[J]. 吕景泉. 世界教育信息. 2007(07)
[8]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 谭顺福. 管理世界. 2007(06)
[9]职业教育应加强实践教学[J]. 谢新宇,曹辉. 吉林教育. 2007(05)
[10]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探讨[J]. 郭秀敏,马丽肖.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09)
硕士论文
[1]中小学实施教劳结合的途径研究[D]. 解广夫.西南大学 2008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D]. 谢勇旗.天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37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03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