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4-18 04:41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大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面对机遇,谋求发展,成为当前各级各类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然而社会的转型,“普高热”的升温,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由过去的“挑肥拣瘦”变为现在的“一窝端”,使得学校成了基础教育中“边缘学民”的“回收站”,问题学生的“大本营”。大多数的中职学生过多地承受失败的苦涩和社会的歧视,他们是简单、粗暴教育的受害者,是一群关心缺失,情感失落的特殊群体。面对着“先天不足”的生源素质,教师仍以陈旧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心感受,忽略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和精神需要,缺乏以尊重为出发点的关心,造成“关心型”师生关系的严重缺失,而放任冷漠型、粗暴专制型、制度保姆型的师生关系十分普遍这一客观现实。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这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在中等职业教育倍...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概念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理论来源
一、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
(一) 关心教育理论的内核
(二) 关心教育理论的启示
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一) 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观
(二) 建立在真诚、接受和理解基础上的师生关系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一、当下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情状令人堪忧
(一) 现状调查的设计
(二) 调查结果
二、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存在“先天不足”
(二)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师生关系上固着陈旧的观念
(三) 中等职业学校不健康的评价制度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
三、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一) 有利于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 有利于造就具有关心品质的合格公民
(三) 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原则和策略
一、“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原则
(一) 热爱——寒冬里的暖阳
(二) 尊重——奠定学生美丽人生的开端
(三) 沟通——天堑也能变通途
(四) 平等——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
二、“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
(一) 变革和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二) 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学
(三) 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四) 营造学校管理的人文环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述评[J]. 王俊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2]论教师的关怀素养[J]. 苏静.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6)
[3]职业学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尤为重要[J]. 陈永宁. 中等职业教育. 2006(20)
[4]论师生间情感关系[J]. 刘建平. 前沿. 2006(09)
[5]学会关心——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倪伟,方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6]新课改呼唤在教学中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诺丁斯关心理论的启示[J]. 黄丽衡,梁芸.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7]教学生学会关心[J]. 许庆红. 现代教育科学. 2006(06)
[8]从教学的伦理性谈师生伦理关系的创建[J]. 周桂英,王雪. 教书育人. 2006(11)
[9]学会关怀与被关怀——论信息时代未成年人关怀品质的培养[J]. 苏静,檀传宝. 中国教育学刊. 2006(03)
[10]德育叙事及其课堂策略[J]. 康洁. 现代教育科学. 2006(01)
硕士论文
[1]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 周相玲.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内尔·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D]. 黄丽衡.广西师范大学 2007
[3]论中等职业学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D]. 杨经葵.厦门大学 2006
[4]让人性在关心的沃土中健康成长[D]. 戴隽瑶.东北师范大学 2006
[5]德育叙事探析[D]. 林海亮.华南师范大学 2005
[6]德育叙事研究[D]. 宋永利.山东大学 2005
[7]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 蒋天策.华东师范大学 2004
[8]诺丁斯关心理论的道德教育初探[D]. 赵雪霞.东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44824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概念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理论来源
一、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
(一) 关心教育理论的内核
(二) 关心教育理论的启示
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一) 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观
(二) 建立在真诚、接受和理解基础上的师生关系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一、当下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情状令人堪忧
(一) 现状调查的设计
(二) 调查结果
二、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存在“先天不足”
(二)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师生关系上固着陈旧的观念
(三) 中等职业学校不健康的评价制度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
三、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一) 有利于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 有利于造就具有关心品质的合格公民
(三) 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原则和策略
一、“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原则
(一) 热爱——寒冬里的暖阳
(二) 尊重——奠定学生美丽人生的开端
(三) 沟通——天堑也能变通途
(四) 平等——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
二、“关心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
(一) 变革和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二) 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学
(三) 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四) 营造学校管理的人文环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述评[J]. 王俊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2]论教师的关怀素养[J]. 苏静.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6)
[3]职业学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尤为重要[J]. 陈永宁. 中等职业教育. 2006(20)
[4]论师生间情感关系[J]. 刘建平. 前沿. 2006(09)
[5]学会关心——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倪伟,方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6]新课改呼唤在教学中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诺丁斯关心理论的启示[J]. 黄丽衡,梁芸.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7]教学生学会关心[J]. 许庆红. 现代教育科学. 2006(06)
[8]从教学的伦理性谈师生伦理关系的创建[J]. 周桂英,王雪. 教书育人. 2006(11)
[9]学会关怀与被关怀——论信息时代未成年人关怀品质的培养[J]. 苏静,檀传宝. 中国教育学刊. 2006(03)
[10]德育叙事及其课堂策略[J]. 康洁. 现代教育科学. 2006(01)
硕士论文
[1]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 周相玲.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内尔·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D]. 黄丽衡.广西师范大学 2007
[3]论中等职业学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D]. 杨经葵.厦门大学 2006
[4]让人性在关心的沃土中健康成长[D]. 戴隽瑶.东北师范大学 2006
[5]德育叙事探析[D]. 林海亮.华南师范大学 2005
[6]德育叙事研究[D]. 宋永利.山东大学 2005
[7]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 蒋天策.华东师范大学 2004
[8]诺丁斯关心理论的道德教育初探[D]. 赵雪霞.东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44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144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