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困惑与消解对策

发布时间:2021-04-21 00:08
  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院的新任教师数量大幅增加,他们如何加快专业成长,从新手教师成长为成熟教师值得高度重视。而要促进新任教师专业的顺利发展,必须了解新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困惑。通过跟踪调查、观察分析发现高职新任教师在专业发展意识、教学工作、角色转变、入职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和经济保障方面都存在着困惑。导致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这些困惑的原因既有教育制度政策导向因素,学校管理因素,也有教师个人因素。因此,消解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一要国家提供制度保障,包括制定高职新任教师专业标准,建立高职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建立高职新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二要学校为新任教师创造发展条件,例如:培育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设立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机构,配备专业指导老师,提供新任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机会,提供新任教师到企业研修的机会,完善高职新任教师工作分配制度;三要教师个人主动寻求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树立教师专业理想,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制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研究
        1.2.2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研究
        1.2.3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
        1.2.4 关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1.3.2 职业生涯周期理论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
    2.1 专业发展意识方面的困惑
    2.2 教学工作方面的困惑
    2.3 角色转变方面的困惑
    2.4 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困惑
    2.5 入职培训方面的困惑
    2.6 经济保障方面的困惑
第3章 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困惑的原因分析
    3.1 制度政策导向因素
        3.1.1 缺乏高职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3.1.2 缺乏高职新任教师专业标准
        3.1.3 缺乏高职新任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3.2 学校管理因素
        3.2.1 教师专业发展文化不浓
        3.2.2 高职新任教师缺乏成熟教师的指导
        3.2.3 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经费不足
        3.2.4 高职新任教师工作分配随意性较大
    3.3 教师个人因素
        3.3.1 缺乏专业发展规划意识
        3.3.2 缺乏专业发展主动性
第4章 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困惑的消解对策
    4.1 国家提供高职新任教师发展制度保障
        4.1.1 制定高职新任教师专业标准
        4.1.2 建立高职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4.1.3 建立高职新任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4.2 学校创造高职新任教师发展条件
        4.2.1 培育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4.2.2 设立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机构
        4.2.3 配备专业指导老师
        4.2.4 提供高职新任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机会
        4.2.5 提供高职新任教师到企业研修的机会
        4.2.6 完善高职新任教师工作分配制度
        4.2.7 提供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资金
    4.3 教师积极追求自我专业发展
        4.3.1 树立教师专业理想
        4.3.2 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3.3 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4.3.4 制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高职新任教师专业发展困惑访谈的相关话题
致谢



本文编号:3150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150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d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