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比较视野下的我国技工培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04: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工培养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起飞:技工培养环境逐年改善;技工培养的人数大量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技工培养的机构不断增长,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技工培养的内容不断提升,培养手段不断更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技工总体技术等级偏低;总体文化程度较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较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较少;技工数量不足,高级技工尤为紧缺,等等。制约我国技工培养的主要因素是技工培养经费投入方面存在不足;社会文化存在鄙薄技工培养的偏见;技工岗位缺乏吸引力;技工培养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德国技工培养闻名于世,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被称为德国经济崛起的“秘密武器”。德国技工培养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技工培养经费主要靠政府和企业投入;有着高度重视技工培养的社会文化;并具有较为完备的技工培养制度。德国技工培养制度的许多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但我们也要从经济基础和经费投入、社会文化和技工待遇、相关制度安排等方面具体分析,不能一概照搬。技工是要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培养出来的,探索先进的技术教育模式对技工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技工培养,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培养,不是一...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求人倍率
图 2-2 2001-2006 年度部分技术等级供求变化①[31]二、从文化程度来说,总体文化程度较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较少从文化程度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是技工主体,约占全部技工人70%。其中约有一半是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者占比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为 8.6%。如下表所示:表 2-2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按文化程度分组)②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文化程度 需求比重(%)求职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求人倍率与去比中及以下 28.0 28.1 +0.3 1.07 中(含职高、技校、中专) 39.5 43.5 -0.5 0.99 专 15.0 19.8 -1.2 0.84 学 6.7 8.3 +1.3 0.89
在这些国家中,它们是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呢?更现实的,它方法,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呢?我们拟对此作一简要分析。由于直闻名于世,我们在分析时主要选取德国作为分析对象。 德国技工培养的基本情况我们来看下德国的教育体系。德国的教育体系主要分三个阶段小学教育,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制一般为 4 年。第二阶段为中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制为 9 年左右(含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等教育。学生从小学四年级毕业后实行第一次分流,主要分为两学生进入普通中学,另一部分学生进入综合性中学。第二次分流制或六年制中学)毕业后,学生根据不同职业要求和学生家长的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学制一般 3 年左右时间。学生后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从业,另一部分毕业生又可继续进入高等。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成人继续教育立法[J]. 高金龙,黄日强. 成人教育. 2007(10)
[2]从文化视角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J]. 张英杰,徐涵. 职教论坛. 2007(15)
[3]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及启示[J]. 杨勇,贾云楼.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7(03)
[4]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的现状及筹措[J]. 曾宗福.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7(02)
[5]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障碍及创新[J]. 吴德. 职业技术教育. 2007(05)
[6]德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J]. 黄日强,何小明. 职教通讯. 2006(10)
[7]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J]. 黄日强. 世界教育信息. 2006(10)
[8]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征及优点[J]. 黄日强,张发祥.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9]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受训者的权利和义务[J]. 黄日强,王省民.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10]关于企业基层高技能人才缺乏的思考[J]. 李景元. 车间管理. 2006(06)
本文编号:3229109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求人倍率
图 2-2 2001-2006 年度部分技术等级供求变化①[31]二、从文化程度来说,总体文化程度较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较少从文化程度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是技工主体,约占全部技工人70%。其中约有一半是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者占比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为 8.6%。如下表所示:表 2-2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按文化程度分组)②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文化程度 需求比重(%)求职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求人倍率与去比中及以下 28.0 28.1 +0.3 1.07 中(含职高、技校、中专) 39.5 43.5 -0.5 0.99 专 15.0 19.8 -1.2 0.84 学 6.7 8.3 +1.3 0.89
在这些国家中,它们是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呢?更现实的,它方法,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呢?我们拟对此作一简要分析。由于直闻名于世,我们在分析时主要选取德国作为分析对象。 德国技工培养的基本情况我们来看下德国的教育体系。德国的教育体系主要分三个阶段小学教育,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制一般为 4 年。第二阶段为中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学制为 9 年左右(含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等教育。学生从小学四年级毕业后实行第一次分流,主要分为两学生进入普通中学,另一部分学生进入综合性中学。第二次分流制或六年制中学)毕业后,学生根据不同职业要求和学生家长的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学制一般 3 年左右时间。学生后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从业,另一部分毕业生又可继续进入高等。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成人继续教育立法[J]. 高金龙,黄日强. 成人教育. 2007(10)
[2]从文化视角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J]. 张英杰,徐涵. 职教论坛. 2007(15)
[3]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及启示[J]. 杨勇,贾云楼.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7(03)
[4]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的现状及筹措[J]. 曾宗福.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7(02)
[5]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障碍及创新[J]. 吴德. 职业技术教育. 2007(05)
[6]德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J]. 黄日强,何小明. 职教通讯. 2006(10)
[7]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J]. 黄日强. 世界教育信息. 2006(10)
[8]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征及优点[J]. 黄日强,张发祥.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9]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受训者的权利和义务[J]. 黄日强,王省民.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10]关于企业基层高技能人才缺乏的思考[J]. 李景元. 车间管理. 2006(06)
本文编号:3229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22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