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从课程思政中实现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0 14:28
  笔者从课程思政和德育的定义对比入手,得出课程思政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德育。通过列举国内外的教育理念阐述课程思政与德育培养的关系,提出了通过课程思政设计实现大学生德育能力培养的6种途径。 

【文章来源】: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0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课程思政培养德育的理论来源
    1.1 西方的教育理念
    1.2 我国的教育理念
        1.2.1 我国古代的教育理念
        1.2.2 我国近代的教育理念
        1.2.3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理念
2 课程思政实现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
    2.1 全面挖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德育元素
    2.2 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工匠精神熏陶法)
    2.3 实践育德
    2.4 课程中角色转换实现德育培养
    2.5 巧妙运用课程评价体系
    2.6 充分考虑学生品德个体差异性
3 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赵鹤玲.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2]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做“三全育人”践行者[J]. 蒙丽媛.  智库时代. 2020(03)
[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路径建设[J]. 江玉莲.  红河学院学报. 2018(04)
[4]高校思政课“同向同行”战略路径与效果预期[J]. 陈志强.  青年学报. 2018(03)
[5]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 柳红梅.  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2017(Z1)
[6]王船山的《中庸》新解析——以与朱子解析的比较为中心[J]. 林玉均.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博士论文
[1]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 吴华.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 王文澜.西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新时代本科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 邱素云.海南师范大学 2018
[2]先秦儒家“三达德”研究[D]. 吴兵兵.重庆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53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353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d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