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资源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21:06
作为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全面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研究发现,开展海峡两岸的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可以很好地改善这种局面。大陆与台湾地区的高职教育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高职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开展两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是现阶段一项双赢互利的措施。首先,本文结合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了两岸高职教育在办学学制、师资力量以及职业能力建设等方面合作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本研究通过分析政府、企业以及高职院校本身需求对合作交流的推动作用,对合作的制度、机制和效益展开研究,并为两岸高职教育的更深入全面地合作交流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障措施。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海峡两岸高职的特色比较及合作现状
第一节 大陆高职教育的发展述评
第二节 台湾高职教育发展述评
第三节 两岸高职教育合作现状
第二章 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资源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第一节 学生来源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第二节 办学学制的竞争性与合作性
第三节 教师资源的竞争性与合作性
第四节 专业资源的竞争性与合作性
第五节 职业能力资源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第三章 两岸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动力与制约因素
第一节 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动力
第二节 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制约因素
第四章 实施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先行先试,全面推进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
第二节 政策保障,规范合作办学行为
第三节 全面开展闽台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招生
第四节 全面推广"校校企"合作机制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办学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新途径——马来西亚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借鉴意义[J]. 黄建如,黄敏. 台湾研究集刊. 2010(03)
[2]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历史沿革与基本模式[J]. 许明,黄鸿鸿,沈平. 教育与考试. 2010(03)
[3]浅析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与发展的政策脉络[J]. 叶峰.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10(02)
[4]台湾高职教育对福建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J]. 苏素琼.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5]携手共进 共促两岸职教发展[J]. 张敏敏. 继续教育研究. 2009(11)
[6]两岸职业教育体系比较与合作展望[J]. 杨艳,王政挺,黄欣,郑丽仙,蔡金晶.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5)
[7]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J]. 姜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
[8]台湾成功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及其启示[J]. 吴树雄,魏昉. 世纪桥. 2009(15)
[9]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 陈金聪,林松柏.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9(02)
[10]深化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 王长旺.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 匡瑛.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 樊秀娣.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岗位管理的“海西”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D]. 江德文.西南交通大学 2009
[2]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D]. 苗静.河北师范大学 2009
[3]福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关系研究[D]. 陈钱敏.厦门大学 2008
[4]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柳海霞.青岛大学 2008
[5]扩招后福建省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研究[D]. 涂宏坤.厦门大学 2008
[6]台湾高等技术及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研究[D]. 叶琴.浙江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1645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海峡两岸高职的特色比较及合作现状
第一节 大陆高职教育的发展述评
第二节 台湾高职教育发展述评
第三节 两岸高职教育合作现状
第二章 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资源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第一节 学生来源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第二节 办学学制的竞争性与合作性
第三节 教师资源的竞争性与合作性
第四节 专业资源的竞争性与合作性
第五节 职业能力资源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第三章 两岸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动力与制约因素
第一节 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动力
第二节 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制约因素
第四章 实施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先行先试,全面推进闽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
第二节 政策保障,规范合作办学行为
第三节 全面开展闽台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招生
第四节 全面推广"校校企"合作机制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办学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新途径——马来西亚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借鉴意义[J]. 黄建如,黄敏. 台湾研究集刊. 2010(03)
[2]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历史沿革与基本模式[J]. 许明,黄鸿鸿,沈平. 教育与考试. 2010(03)
[3]浅析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与发展的政策脉络[J]. 叶峰.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10(02)
[4]台湾高职教育对福建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J]. 苏素琼.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5]携手共进 共促两岸职教发展[J]. 张敏敏. 继续教育研究. 2009(11)
[6]两岸职业教育体系比较与合作展望[J]. 杨艳,王政挺,黄欣,郑丽仙,蔡金晶.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5)
[7]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J]. 姜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
[8]台湾成功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及其启示[J]. 吴树雄,魏昉. 世纪桥. 2009(15)
[9]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 陈金聪,林松柏.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9(02)
[10]深化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 王长旺.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 匡瑛.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 樊秀娣.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岗位管理的“海西”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D]. 江德文.西南交通大学 2009
[2]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D]. 苗静.河北师范大学 2009
[3]福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关系研究[D]. 陈钱敏.厦门大学 2008
[4]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柳海霞.青岛大学 2008
[5]扩招后福建省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研究[D]. 涂宏坤.厦门大学 2008
[6]台湾高等技术及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研究[D]. 叶琴.浙江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1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50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