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本位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刍议
发布时间:2021-12-10 07:26
公共基础课程既是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也是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立足社会环境、人才培养、政策驱动、自身局限等背景,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逻辑架构进行理解性阐释,并在学习领会最新政策精神的基础上尝试着从增加有效教育投入、构建协同落实机制、优化教学实践路径、建立评价反馈机制、促进课程衔接融合等方面探讨改进策略,以期为新时代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及落实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2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当前,中职学生已然成为我国现代加工制造业新增劳动力的生力军。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不断加快,新业态、新岗位不断涌现,行业企业对受聘人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标杆。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做出明确界定,主要由各省市自行界定和实施。根据文件精神,参照有关标准,结合各地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测实际情况,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表述为个体为了满足个人持续发展、企业职业选才、社会经济发展等要求应具备的多种品质,如品德发展与公民素质、学业发展与职业素质、身心发展与体艺素质、交往发展与社会素质等,如图2所示。从各种素质所处层次和功能来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则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中职学生理应具备的文化知识、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等多种要素的有机融合体。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隐晦性等特征,培养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出现了错位现象,“以偏概全”也就成为当前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现状的真实写照。(二)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分析[J]. 郎文革,李晶,李永霞,张素玉. 教育现代化. 2019(A0)
[2]关于中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J]. 包建桂. 青海教育. 2017(Z1)
[3]信息技术与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 刘海霞,刘卫珍.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22)
本文编号:3532154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2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当前,中职学生已然成为我国现代加工制造业新增劳动力的生力军。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不断加快,新业态、新岗位不断涌现,行业企业对受聘人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标杆。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做出明确界定,主要由各省市自行界定和实施。根据文件精神,参照有关标准,结合各地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测实际情况,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表述为个体为了满足个人持续发展、企业职业选才、社会经济发展等要求应具备的多种品质,如品德发展与公民素质、学业发展与职业素质、身心发展与体艺素质、交往发展与社会素质等,如图2所示。从各种素质所处层次和功能来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则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中职学生理应具备的文化知识、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等多种要素的有机融合体。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隐晦性等特征,培养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出现了错位现象,“以偏概全”也就成为当前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现状的真实写照。(二)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分析[J]. 郎文革,李晶,李永霞,张素玉. 教育现代化. 2019(A0)
[2]关于中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J]. 包建桂. 青海教育. 2017(Z1)
[3]信息技术与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 刘海霞,刘卫珍.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22)
本文编号:3532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53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