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现状与策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9 21:06
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质量。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也应该有诊断教学的责任和义务,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大意义。在本文中,笔者通过问卷对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现状;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找出当前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及教学水平及诊断能力有所帮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之后,首先是运用文献法:对本课题研究的方向进行分析,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其次是调查法:编制调查问卷,然后对贵州省贵阳市XX中职学校的教师进行调查。再次是观察法:利用在贵州省贵阳市XX中职学校实习的机会,实地观察中职学校一线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最后是访谈法:通过事先拟好访谈提纲,对中职学校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访谈调查和研究之后,本文总结当前中职学校教学诊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对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诊断能力,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和进度等。提出对应的策略,以期改进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教学诊断的含义
1.2.2 教学评价与教学诊断的含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研究的准备工作
2.1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原则
2.1.1 尊重性原则
2.1.2 鼓励性原则
2.1.3 发展性原则
2.1.4 实事求是原则
2.1.5 互动性原则
2.1.6 自主反思性原则
2.2 调查的准备
2.3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2.3.1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主体
2.3.2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目的
2.3.3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内容
2.3.4 调查问卷的编制
2.3.5 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第三章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现状调查
3.1 教师问卷的调查过程及结果
3.1.1 调查的过程
3.1.2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现状调查结果
3.2 学生问卷的调查过程与结果
3.2.1 教师的教学情况
3.2.2 学生的学习情况
3.2.3 教师的自诊情况
第四章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策略
4.1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条件的构建
4.1.1 创设民主的校园氛围
4.1.2 建立互助的教师团队
4.1.3 提供专家会诊的机会
4.2 中职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
4.2.1 中职学校教师对教学诊断的了解程度不高
4.2.2 教学诊断的方式较为单一,且效果不太理想
4.2.3 对教学课前投入的时间不多
4.2.4 课中互动较少,存在老师唱独角戏的现象
4.2.5 课后教学反思欠缺
4.2.6 教学诊断制度实施不到位
4.2.7 对教学过程的诊断不够重视
4.2.8 教学质量诊断标准过于僵化
4.2.9 教学诊断主体过于单一
4.2.10 教师诊断能力欠缺
4.3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策略
4.3.1 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教学诊断意识
4.3.2 重视课前备课,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教案
4.3.3 提倡课后诊断,不断优化教学
4.3.4 观察有教学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诊断
4.3.5 多开展教学诊断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4.3.6 多听学生心声,改进教学方法
4.3.7 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诊断频率
4.3.8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学诊改意识
4.3.9 实施教学诊断制度,重视教学过程诊断
4.3.10 分化不同专业的诊断标准
4.3.11 加强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培养
4.3.12 加强学校层面对教师的诊断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5.2.1 提高教师认识,实施教学诊改工作
5.2.2 加强教学诊断制度体系的建设
5.2.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5.2.4 更新理念,建构中职教学工作问题意识
5.3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研究的展望
5.3.1 建立完备的教学诊断体系
5.3.2 提高教师的教学诊断意识
5.3.3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5.3.4 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本文编号:3765977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教学诊断的含义
1.2.2 教学评价与教学诊断的含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研究的准备工作
2.1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原则
2.1.1 尊重性原则
2.1.2 鼓励性原则
2.1.3 发展性原则
2.1.4 实事求是原则
2.1.5 互动性原则
2.1.6 自主反思性原则
2.2 调查的准备
2.3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2.3.1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主体
2.3.2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目的
2.3.3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内容
2.3.4 调查问卷的编制
2.3.5 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第三章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现状调查
3.1 教师问卷的调查过程及结果
3.1.1 调查的过程
3.1.2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现状调查结果
3.2 学生问卷的调查过程与结果
3.2.1 教师的教学情况
3.2.2 学生的学习情况
3.2.3 教师的自诊情况
第四章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策略
4.1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条件的构建
4.1.1 创设民主的校园氛围
4.1.2 建立互助的教师团队
4.1.3 提供专家会诊的机会
4.2 中职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
4.2.1 中职学校教师对教学诊断的了解程度不高
4.2.2 教学诊断的方式较为单一,且效果不太理想
4.2.3 对教学课前投入的时间不多
4.2.4 课中互动较少,存在老师唱独角戏的现象
4.2.5 课后教学反思欠缺
4.2.6 教学诊断制度实施不到位
4.2.7 对教学过程的诊断不够重视
4.2.8 教学质量诊断标准过于僵化
4.2.9 教学诊断主体过于单一
4.2.10 教师诊断能力欠缺
4.3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的策略
4.3.1 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教学诊断意识
4.3.2 重视课前备课,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教案
4.3.3 提倡课后诊断,不断优化教学
4.3.4 观察有教学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诊断
4.3.5 多开展教学诊断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4.3.6 多听学生心声,改进教学方法
4.3.7 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诊断频率
4.3.8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学诊改意识
4.3.9 实施教学诊断制度,重视教学过程诊断
4.3.10 分化不同专业的诊断标准
4.3.11 加强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培养
4.3.12 加强学校层面对教师的诊断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5.2.1 提高教师认识,实施教学诊改工作
5.2.2 加强教学诊断制度体系的建设
5.2.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5.2.4 更新理念,建构中职教学工作问题意识
5.3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研究的展望
5.3.1 建立完备的教学诊断体系
5.3.2 提高教师的教学诊断意识
5.3.3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5.3.4 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本文编号:3765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76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