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职业学校无论从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职业学校在办学质量、效益,以及“双师型”教师在队伍建设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职业学校在应有的社会影响力和人才培养都没有达到相应的目标。出现这样的结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职业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在企业中成长起来的好的“双师”往往由于各种门槛和原因很难进入学校,即使进入学校也往往难以留住。本文首先阐述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相关理论,主要有需求理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全面激励理论、同步激励理论等。其次主要介绍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对现有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方式进行阐述。其中涉及到期望激励、尊重激励、情感激励等方式。通过对湖南省的两所职业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剖析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激励现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要从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的公平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情感激励等方面,完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要加快个性化激励机制和民主化激励机制建设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学校 双师型 激励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目标11-12
- 1.3.1 研究的内容11-12
- 1.3.2 研究的方法12
- 1.3.3 研究的思路12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12-13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激励理论概述13-20
- 2.1 相关概念13-15
- 2.1.1 职业学校13
- 2.1.2 “双师型”教师13-14
- 2.1.3 激励14
- 2.1.4 激励机制14-15
- 2.2 激励理论概述15-20
- 2.2.1 ERG理论15
- 2.2.2 需要层次理论15-16
- 2.2.3 成就需求理论16
- 2.2.4 双因素理论16
- 2.2.5 期望理论16-17
- 2.2.6 全面激励理论17-18
- 2.2.7 同步激励理论18
- 2.2.8 其他激励理论18-20
- 第三章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20-32
- 3.1 现状调查与分析20-32
- 3.1.1 调查对象及方法20
- 3.1.2 调查数据分析20-27
- 3.1.3 “双师型”教师现有的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27-32
- 第四章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32-38
- 4.1 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32-33
- 4.1.1 创造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工作环境32-33
- 4.1.2 职业学校能够和企业之间建立全方位的联系33
- 4.2 完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33-36
- 4.2.1 完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33-34
- 4.2.2 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34-35
- 4.2.3 提高激励机制的公平性35
- 4.2.4 重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情感激励35
- 4.2.5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35-36
- 4.2.6 领导管理激励36
- 4.3 拓展激励制度的外延36-38
- 4.3.1 要拥有个性化激励机制37
- 4.3.2 要拥有民主化激励机制37-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3
- 致谢43-44
- 作者简介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言,雷强;论领导者与追随者[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王爱芳;秦军;;浅析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的运用[J];成人教育;2009年01期
3 张铁岩,刘铁雷,吴兴伟,付杰英;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杨胜利;;以人为本推行全员激励管理法[J];改革与开放;1994年10期
5 彭国平;;高职“双师型”教师外在激励机制的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徐涌金;白瑞;;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工作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1期
7 陈长喜;卢秉福;;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1期
8 陈莹;;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提法之商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9 张婷;;日本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及其启示[J];江西教育;2008年01期
10 杨光辉;;浅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J];经济师;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炜;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李磊;高知识型员工柔性绩效评价激励与流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成琼文;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樱姝;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9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