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实践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是被联合国称为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的“第三本护照”。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短期的知识技能教育,也不是快速创建企业的教育。它是以创造性、创新性、开创性为内涵,以知识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使大学生敢于创新创业、善于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建设知识经济社会的迫切需要2005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2012年7月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指出,“到2020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基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力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新创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建设,勇于投身社会实践,推进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的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2.促进人才合理分配,推进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化我国目前人才分布极其不均,由于高校培养人才模式过于单一化、简单化、模式化,教育模式偏重于通识教育,学科专业特点弱,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创建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干、有经济头脑、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善于人际交往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其自身特长结合高科技进行创业,使最优秀的人才成为企业家,继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据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6%.8%,与发达国家的50%相差甚远。人才高度密集的北京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只有20%。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促进大学生利用自身专业技能进行创新创业,通过创办中小型企业和研发新产品,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总体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积极进取开拓精神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经济开放型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竞争日益突出,经济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其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培养综合素质高且创新创业能力强,抗打击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提高我国在世界的综合竞争实力的迫切要求。我国当前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加强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为支持国家发展提供所需人才。
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1.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满足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落实中央“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决策,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执行精神,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各高校在校内纷纷成立了以校园为依托的非营利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比较典型的有中南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中南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于2005年成立,是一个集理论研究、创业教学与培训、创新创业实践、创业服务于一体的职能部门。中心由中国大学生创业网、大学生创业园、SIYB 培训项目管理部、模拟创业实训项目管理部(简称PF管理部)、学生助理等五个学生组织和部门组成。
据统计, 自2005年起中心已经投入资金1 600多万,资助了2 500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先后有19家学生公司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710万元无偿资助,有52家学生公司获长沙市创业富民专项资金、长沙市科技计划立项等各类资助共计378万元。真正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
东北农业大学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率先建立了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效率,中心实行“三带一体”制度,即领导班子带领负责教师,负责教师带领优秀创业者,优秀创业者带领整体创业者,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中心的发展。
这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一,创业教育 2013年第4卷第4期体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积极进取开拓精神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经济开放型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竞争日益突出,经济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其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培养综合素质高且创新创业能力强,抗打击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提高我国在世界的综合竞争实力的迫切要求。我国当前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加强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为支持国家发展提供所需人才。
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1.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满足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落实中央“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决策,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执行精神,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笔耕文化推荐期刊,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各高校在校内纷纷成立了以校园为依托的非营利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比较典型的有中南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中南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于2005年成立,是一个集理论研究、创业教学与培训、创新创业实践、创业服务于一体的职能部门。中心由中国大学生创业网、大学生创业园、SIYB 培训项目管理部、模拟创业实训项目管理部(简称PF管理部)、学生助理等五个学生组织和部门组成。
据统计, 自2005年起中心已经投入资金1 600多万,资助了2 500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先后有19家学生公司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710万元无偿资助,有52家学生公司获长沙市创业富民专项资金、长沙市科技计划立项等各类资助共计378万元。真正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
东北农业大学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率先建立了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效率,中心实行“三带一体”制度,即领导班子带领负责教师,负责教师带领优秀创业者,优秀创业者带领整体创业者,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中心的发展。
这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一,领导班子带领,可以为创业者的实践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第二,负责老师的带领可以使创业者的想法更加切合实际,化理想为现实。第三,优秀创业者的带领可以加速创新创业中心的发展步伐,完善创新创业想法,实践创新创业策划。在中心的带领下,目前已发展了两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培训过上千名大学生,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2.引企入校,加强校企合作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ol 116号)中指出,高校要实现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校企合作不仅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基金扶持,增加创新创业策划实践的可能性,更可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指导,业务咨询等服务。多方校企合作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2007年河南农业大学利用与河南莲花企业集团、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河南金星啤酒集团等集团的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生创新创业基地——“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研究生创新基地”,“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研究生创新基地”,并以研究生创新创业带动本科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河南农业大学“以学校一企业共同体共创实习优良环境为主,双师型教师教学为辅”的独特形式和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为学生实践提供了一个平台。
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利用与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合作,如希波肉制品公司、蒙牛乳业、上海光明等公司的合作基础上,不断拓宽合作的领域和内容,将企业引入校园创新与创业实践教育中,与企业实行资源、信息共享。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实训基地,在校生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参与公司的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岗位实习。学生可以得到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与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有效弥补了学校实训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紧贴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创新创业中心的发展计划,将企业需求、标准、技术等资源引入创新创业中心的人才培养中。企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项目资金,定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优秀的创新创业策划提供创业基金,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激情,促进优秀创新创业想法的实践。
3.实行产学研一体结合,加大科技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产学研一体结合模式不仅可以促进高科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生产,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锻炼创建企业所需的研发、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经济一体化的能力。
青海大学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课堂教学一实验室教学一基本生产环节实习(校内实习车间)一生产实践f校外实习基地)一课堂的本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在科学研究上实现了“研究开发(学校研究室)一产品小试(学校实习车间)—产品中试开发(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真正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科研能力及实践经验的积累。
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科技研究能力,将学生科研成果转化为成型商品,中心建立集研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商业体系。培养了一批批具有科技创新思维、实践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中心产学研一体结合的产品成为了一大特色,如利用蓝莓研制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产品,蓝莓原浆、蓝莓果醋、蓝莓果酱等;自制面包以其物美价廉、不含工业防腐剂而美名远扬, 自制红肠更是每个来农大的人必买的一个特色, 自制山楂胡萝卜汁已成功引来了千万元的投资。
4.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园孵化基地,发挥基地辐射示范作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13号)文件中指出:“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实践教育的发展。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向社会招商和利用自身特色与资源优势建立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基地由学生自愿组织的创业团队成立公司,以竞标方式获得经营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激励了学生的拼搏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于2009年首先建立了大学生健康吃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健康吃吧创新创业校园孵化基地成功的带领下,中心又建立了西面来风大学生校园直营店校园孵化基地。
在校园孵化基地的建设中,实施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由创新创业中心的学生进行品牌选择、与厂家协商、校内选址、采购及校内实体店的运营管理。实体店的经营真正地贴近了社会独立实践体,在经营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敏捷的思维,使学生真正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也在不断努力争取以现有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基础,孵化出更多创新创业实践实体,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为本校乃至国内各高校的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提供借鉴。据统计,黑龙江省已有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东方学院三所高校效仿东北农业在本校建立了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其创新创业中心对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结语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经济现代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为增加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人才建设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善教育模式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只有理论实践结合的教育才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力。而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高等院校在加强创新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实践教育创建大学校园实习基地,培养出与社会“无缝连接”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本文编号:4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