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程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赋能评价法
本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赋能评价法
【摘要】:评价是质量改进和质量保障的重要前提条件。传统评价模式在应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竞争环境等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迫切需要汲取国际先进的评价理论研究成果。实证研究表明,赋能评价对改革我国传统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开展相关典型试验、探索先进评价工具、构建监控与评价体系、完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教所;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质量 赋能评价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13JZD047);项目负责人:赵志群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现代职业教育内部质量生成与监控研究”(2015040405) 河北职业教育研究基地2014年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资助及秦皇岛市社科联课题“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及路径优化研究”(2014WT010) 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职技高师课程模式转型研究”(HB15JY058);以上项目主持人:孙芳芳
【分类号】:G712.3
【正文快照】: 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对职业教育质量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教育部通过各种评价手段开展了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工作,这些工作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部曾对全国31个省份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评价机制不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晓玫;张晶;侯本祥;;发展性评价体系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和完善[J];北京口腔医学;2014年02期
2 倪成励;;构建根管治疗术标准化教学体系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30期
3 张平;张影;;教学档案袋评价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美国高校中的应用——以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学档案袋评价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4 许可峰;;教学评价与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以“作文评分标准之争”为个案[J];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4期
5 范斌;张海;;社会服务评估发展的历史性观察[J];理论月刊;2014年03期
6 丁福兴;;冲突分析:高校学生评教的跨学科研究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1期
7 谢小燕;顾来红;徐蓓蓓;;新管理主义的评估问题剖析与“第四代评估”理论的借鉴——基于场域视角[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周志刚;杨彩菊;;教育评价范式特征演变的向度分析[J];江苏高教;2014年04期
9 刘海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有效性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10 刘五驹;;评价标准:科学性还是人文性——“第四代评估”难题破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士季;认知诊断视角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重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刘海滨;风险评估视角下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楠;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2 蔡妮凇;“第四代评价”视域下的本科生理论课程学习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杨露;适切:我国民族教育优惠政策评价的应然取向[D];西南大学;2014年
4 王蒙;“电视问政”对地方政府政策评估的影响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张敬敏;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强;房地产限购政策的效果评估[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永超;云南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8 牛多来;新入职教师评价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秋君;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孙雅静;高中化学学业的多元评价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民;;课程领导:一个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教书育人;2009年15期
2 刘志军;;论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J];小学青年教师;2002年08期
3 陈玉琨 ;课程价值论[J];学术月刊;2000年05期
4 陈舒怀;构建课程新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5 姚亚军,黄应堂;校园网课程质量评估系统功能设置及实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年02期
6 张彤,马龙,高丽,施建明,姚萱,崔长勇;课程质量评估实测的分析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3年01期
7 黎军,王茜;论高校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6期
8 鲍同梅;从课程实施的视角看教师课程自主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1期
9 李爱华;也谈课程整合[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2期
10 黄文均;网络课程评价刍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肖琼;网络课程 质难保?[N];消费日报;2014年
2 山东省桓台县世纪中学副校长 曹俊芝;推动课程“三化” 促进学生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董少校;上海30余所高校联手推出共享课程[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郭晓明;让知识与人的心灵展开“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把更多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远怀 文锋;八年质量立校 凸显质量品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浙江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张跃西;“必需”“够用”课程两化的依据[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实习记者 卢岳;早教别“叫”了![N];消费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中学选修课该如何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园长课程领导力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闫晓娜;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课程认证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陈文沛;济宁市老年大学课程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家明;大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邢晓阳;地方高校硕士生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大勇;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程芳芳;课程领导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杨艳;让课程回归学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霞;儿童即课程:价值与可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崔丽;分布式领导理论视角的高中教师课程领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6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62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