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06 09:06

  本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中职学校 美术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


【摘要】: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是美术专业的一个分支,在教育中,它既有美术专业的教育特点,又包含了中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及地方特色。本文着重于对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介绍了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就业及“美术类高考”、“三校生考试”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文章聚焦于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昆明地区相关中职学校的美术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对美术类专业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通过对相关院校的在校生、毕业生及教师的调查及访谈,指出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现状研究,,参考国内外目前对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阐述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希望能对当前昆明市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教育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持。本文对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收集与整理,以昆明市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思考与研究,得出结论: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及地域特色,与社会实际岗位相结合,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培养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广泛借鉴各方经验,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本文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从长远意义上看,希望能够推动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教育向着有益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中职学校 美术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0-4;G71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第一章 概述7-14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7-9
  • 一、 课题研究目的及方法7-8
  •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8-9
  • 第二节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的发展历程9-12
  • 第三节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前景分析12-14
  • 一、 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前景12-13
  • 二、 中职学校学生“升学”路径13-14
  • 第二章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14-27
  • 第一节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14-16
  • 一、 人才培养模式14
  • 二、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14-15
  • 三、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5-16
  • 第二节 国内外对职业学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16-19
  • 一、 国外对于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6-18
  • 二、 国内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关研究18-19
  • 第三节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19-24
  • 一、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教育现状19-21
  • 二、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教育存在问题21-24
  • 第四节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的问题24-27
  • 一、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24-25
  • 二、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25
  • 三、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25-27
  • 第三章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27-40
  • 第一节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应该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27-29
  • 一、 引导学生对“美”的审判与辨识28
  • 二、 对于民族文化延续的历史责任28-29
  • 第二节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29-31
  • 第三节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31-40
  • 一、 树立合理的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观念31-32
  • 二、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32
  • 三、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教育要正确的处理教学基本关系32-34
  • 四、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生源的划分34
  • 五、 中职学校美术类高考与美术类“高考”培养模式的改进建议34-36
  • 六、 中职学校美术类专业就业方向人才培养与改进建议36-40
  • 结语40-41
  • 致谢41-42
  • 参考文献42-43
  • 附录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兴平,李铁军;论民族文化的历史延续性[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629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629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