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专业衔接结构模型构建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高职专业衔接结构模型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专业 结构模型 专业设置 研究生层次 职教论坛 产业需求 专业学位 左右摇摆 伟平 结构衔接
【摘要】:正齐守泉、石伟平在《职教论坛》2016年第18期中撰文,分析了中高职专业衔接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中高职专业衔接的结构模型,提出了中高职专业衔接结构模型的运作路径。首先,作者认为,中高职专业衔接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规格缺位:人才上升渠道碰上"天花板"。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以及到研究生层次,职业院校学生处处会遇到晋升渠道的"天花板"。2.专业设置脱节:专业与产业对接形成"旋转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不适
【关键词】: 高职专业;结构模型;专业设置;研究生层次;职教论坛;产业需求;专业学位;左右摇摆;伟平;结构衔接;
【分类号】:G712.3
【正文快照】: 齐守泉、石伟平在《职教论坛》2016年第18期中撰文,分析了中高职专业衔接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中高职专业衔接的结构模型,提出了中高职专业衔接结构模型的运作路径。首先,作者认为,中高职专业衔接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规格缺位:人才上升渠道碰上“天花板”。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峰;新矿职大高职专业扩容[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2期
2 刘菊蓉;戴俊平;赵知辛;郭蕊;;机械类高职专业创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03期
3 杨虹;;高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J];职教论坛;2013年13期
4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政策诉求[J];职教论坛;2013年28期
5 ;千名职校生现场亮“真功夫” 今年湖南高职专业技能抽查考试结束[J];湖南教育(下);2012年11期
6 吴堂林,李加林;高职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导刊;2001年13期
7 潘庆祥;高职专业设置与管理有关问题的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0期
8 汪捷;;红大2002年度招考工作出新招[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于炳诚;;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6期
10 聂毅;论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的属性[J];职教论坛;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小明;李娟娟;;以就业为导向,规划高职专业设置[A];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2006年
2 江小明;;以就业为导向 规划高职专业设置[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张利群;;论高职专业设置中的问题及其对策[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4 王云江;邓振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条件下高职专业标准的创建[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王晶邋通讯员 万杰民 实习生 王艳;国内首个赛马高职专业受热捧[N];湖北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晶邋通讯员 万杰民;“偏门”高职专业读不懂考生心[N];湖北日报;2007年
3 李珂;我省推进高职专业改革[N];福建日报;2004年
4 黄颖;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改革[N];中国教师报;2008年
5 记者 张婷;教育部发布首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北京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赵伯庄;加强高职专业实践环节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 邱开金;学业与技能素质如何才能兼备?[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张凤举 王鸣琦;“百县千企联姻”架起就业桥梁[N];陕西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静;毛腾飞到湘潭职院调研[N];湘潭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丽华;我国高职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的适应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石咪咪;构建我国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49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64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