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本文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新常态 校企合作 核心竞争力 利益共同体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阶段,即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优化,社会稳定和谐。在经济新常态阶段,我国的政治和社会也都具有了新的特征。经济新常态也意味着社会各行业、产业、企业的发展内核转变为了创新。这就要求校企合作积极响应经济新常态的需求,为企业在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营销方式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具经济效益的高素质人才和智力支撑。作为校企合作主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同时也是组成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部分,虽然在过去十余年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是逐渐萎缩的生源规模,二是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向应用型人才转变,三是国际教育介入的力度逐渐增大,四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所占份额逐渐减少。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借助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职业院校面临的头等大事,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无法满足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与实践难以保证对接顺畅,已经开展的校企合作措施不够深入,沟通不够及时。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新常态改变了宏观发展格局,也对企业能否借助校企合作进行管理模式等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对于校企合作也是大力支持,经济大环境要求企业进行创新,国家出台了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职业院校变革创新空间巨大。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合作正逢其时,要抓住机遇,建立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让双方都能享受合作红利,融科研、创新、创业、就业于一体,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在经济新常态下,各方要携手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后勤保障,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创新的体制机制、打造双赢的利益共同体推动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要积极为社会服务,面向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沟通。企业要主动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潮流,加强校企合作,关注长远利益,借助职业院校的科研创新平台,改善企业管理模式等。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校企合作 核心竞争力 利益共同体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 选题背景10-11
- 2. 研究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 1.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2.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8-20
- 1. 研究思路18
- 2. 研究方法18-20
- 第二章 校企合作理论基础20-34
- (一) 校企合作20-22
- 1. 校企合作概念20
- 2. 校企合作类型20-22
- (二) 经济新常态22-28
- 1. 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和内涵22-25
- 2. 经济新常态对校企合作产生的影响25-28
- (三) 核心竞争力28-31
- 1.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28-30
- 2. 核心竞争力的影响30-31
- (四) 利益相关理论31-34
- 第三章 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34-46
- (一) 经济新常态下学校面临的挑战34-41
- 1. 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与企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求不匹配34-38
- 2. 缺乏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师队伍,教学与实践脱节38-39
- 3. 校企合作方式传统,渠道不畅通,影响深入合作39-41
- (二)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挑战41-43
- 1. 企业发展动力要求创新41-42
- 2. 企业产能释放要求变革42-43
- 3. 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精细43
- (三) 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43-46
-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面临的困难43-44
- 2. 创新创业的背景44-45
- 3. 创新的需要45-46
- 第四章 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合作的应对策略46-53
- (一) 政府做好校企合作的保障服务46-48
- 1. 完善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46-47
- 2. 推进职校-企业利益共同体建设47-48
- 3. 多方支持推动校企合作48
- (二) 职业院校切实担负起服务社会的使命48-51
- 1. 提升服务意识,面向企业,调整课程设置48-49
- 2. 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强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49-50
- 3. 改善管理机制,畅通校企合作交流渠道50-51
- (三) 企业主动迎合经济发展的潮流51-53
- 1. 提高合作意识和前瞻意识,增强创新能力51
- 2. 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落实,加快转型进程51-52
- 3. 主动寻求高职院校的合作,实现管理精细化52-53
- 第五章 结论53-55
- (一) 研究结论53
- (二) 研究不足53-54
- (三) 后续研究方向54-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57-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东;美国合作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0期
2 徐平;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3 胡黄卿,李超任;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索[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王良;周明星;罗小琴;;合作教育:理念与行动[J];教育与职业;2008年33期
5 马玉英;;谈学生合作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9期
6 黄斌;;加拿大合作教育的实践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9年33期
7 沈云慈;;市场经济视角下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其化解[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Z3期
8 华耀军;;美国合作教育及启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刘慧;;试论初中体育合作教育法尝试与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20期
10 高兵;魏忠;;应用性高校合作教育的当前问题与发展趋势研究[J];黑河学刊;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孟利前;肖海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初探[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曾勇;隋旺华;刘坚;;工科地质类“产学研教”互动型合作教育机制研究[A];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凌国;;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刘全胜;陈玉平;王怀宝;;构建政产学研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齐现伟;辛全仓;杨辉;郝璇;董林;;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6 庄丽君;;“合作”时代呼唤什么?——试论音乐教育中的合作群[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7 秦立春;胡红卫;;发达国家政府重视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青邋杨士龙;加拿大:“合作教育”打造大学生就业“直通车”[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2 赵青邋杨士龙;加拿大合作教育打造就业“直通车”[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赵青 杨士龙;“合作教育课程”:加拿大学生就业“直通车”[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汪泓;创建现代特色大学的战略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5 华凌;先试深浅后跳水[N];科技日报;2008年
6 白勇;合作教育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带来启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解艳华;校企合作立法的宁波探索[N];人民政协报;2012年
8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赵善庆;健全校企合作质量的保障措施[N];光明日报;2013年
9 记者 廉维亮;加强校企合作缓解大学生就业难[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易鑫 通讯员 樊曜;校企合作如何构建利益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红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蔡梓瑜;澳门家校合作发展路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晓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不对等交换问题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2 张红梅;中奥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彭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评价的初步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汪清;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陈霖;地方政府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关键;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7 郝佳乐;中美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万明;校企合作构建“企—校—生”三赢模式的实践与思考[D];西南科技大学;2014年
9 石亚亚;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贾凡;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0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65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