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 南京廖华
本文关键词: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 摘 要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进行课程设计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也是高职院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方”的迫切需求。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项目内容设计中要以一体化设计为思路,以职业化项目为导向,以学习领域进行教学内容组织。为了配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改革,在教学实施中,,需要“全能型”教师能够在企业的全真工作环境中以“七步法”教学程序作为教学的基本流程,引入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完成项目教学。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
一、引言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知识与技能之外取得职业生涯成功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以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我,根据具体工作和职业情况选择和应用这些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7个能力单元[1]。
在课程设计时,引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起,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开始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80年代初,英国开始致力于推广“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设计,主要培养14~19岁学生的沟通、合作、自我管理等6个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并把6个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的内容融入到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中[2]。90年代以来,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都纷纷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开始探索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1998年,为了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突出职业院校的课程特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4]。但各职业院校在课程改革中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引入并不成功,主要是标准不够细化,难以落实。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按照职业活动导向的原则,对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引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本活动元素提出了技能要求,并组织童山东、戴士弘等编写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把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分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等7项能力,使
本文关键词: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9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79933.html